想到这里,他直接说道:“杨厂长,承包经营,我仍然是厂里的编制,是咱们轧钢厂里的一员。厂里可以对我这边进行资金控制与管理,委派会计和出纳。”
“我会对员工的工资负责,帮助解决厂里的子弟待业就业问题,您这边可以依据今年的营业效益,提出一个固定的对上缴利润额度。超出这个额度以上的收益,我和厂里按照一个恰当的比例分成,当然,我也会对您表示感谢。”
“您考虑一下,如果能通过,我有详细的承包计划书,会交给您。厂里如果有人不服,也可以让其他人来和我竞争。”
“如果您担心上面通不过,我也可以去找大领导。”
……
经过多番讨论拉锯,最后厂里同意让李爱华承包经营劳动服务公司。
因为,1982年这一年,劳动服务公司创造了巨大的效益,不仅养活了公司内部的员工,而且上交利润也给厂里的工人们带来了额外的福利。
承包材料上报后,上级主管部门不仅批下来了,而且大力表扬轧钢厂在劳动服务公司的经营和管理上,开先河,是有益的探索。
大领导专门约谈了杨厂长和李爱华。
在办公室里,大领导语重心长地对李爱华说道:“爱华呀,一个人有多大的格局,就是看他有没有社会责任感,对行业、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我希望你的尝试,能给我们行业内部,各厂的改革探索出一条高效实用的道路。”
“好!”李爱华答应得很爽快,“我一直铭记您的教导,不仅考虑企业的效益,也考虑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您等我一年,一年后应该就可以看到效果了。”
等这些手续办完,黄卫红这边也给李爱华找到了两个合作伙伴。
林祖发,他是黄卫红在京北大学同系不同班的七七级同学。
今年三十五岁,正是干事业的黄金年龄段。
上大学前,是花城供销社下面土产公司的一个中层领导。大学毕业后分回花城供销社了,但因为他的夫人为了与他在京城团聚,于去年考入京城经济学院。
林祖发一方面不想再和夫人分居,另一方面他想在改革的大潮中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停薪留职来到京城,黄卫红找到了他,两人一拍即合。
杨蜜,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被分配回到家乡的小县城,她停薪留职来到京城。学行政管理的。
李爱华的团队建成,林祖发任劳动服务公司的副经理。杨蜜任李爱华的行政助理,刘岚任李爱华的销售助理。
劳动服务公司的业务基本上移交给林祖发管理,刘岚负责协助他处理与厂里的关系,另外在业务上直接对接第三分厂,毕竟有蓝厂长这样的亲戚关系。杨蜜负责把所有的管理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
被服厂和养猪场的业务和人员都相对稳定,所以,一切照旧即可。
贸易公司由刘光福负责牵头,火腿肠厂由李爱华兼任厂长,许大茂任销售副厂长,易中海任生产副厂长。
餐厅交给阎解放全权负责。
食堂由何雨柱牵头,这是杨厂长提议的,李爱华没反对。
……
经过一个多月的传帮带,林祖发熟悉了所有的工作业务,李爱华放手,除了每周开一次例会外,他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川菜馆的开业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