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开窑,也用不少人。
叶清在家教叶大郎和叶老大做蚊香,把艾草粉木炭粉还有雄黄和糯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
以后作坊开起来后,他们两个负责做这个,搓蚊香分出去。
铁头现在利索的很,三天的时间先把亭子全搭好,围墙围好,屋子慢慢盖。
剩下的就是招人,先招五十个人,男女老少不限。
里正听着激动,“清丫,这么多人,你能负担的起吗。”
“里正爷爷你放心,这些人都是计件发钱,十个蚊香一文钱,多劳多得。”
这个价钱,里正都想跟着去干。而且这个和烧炭生意正好错开,两边不耽误,愿意来上工的肯定很多。
叶清把五十个人分成八组,每组定一个组长,有事情找组长,组长也负责计件,晚上一起报给铁头。
叶清还把八组人固定好位置,作坊够大,八组人完全够用。
分完组,叶清才想起来,还差两组人,磨艾草和木炭粉。
叶清把家里的两头驴牵了了过来,又招了四个人,负责石磨。
全部准备好后,作坊开始运转。
刚开始大家干的不熟练,每人只能搓五六十盘,慢慢的越来越熟练,手快的能搓一百多盘。
干了两天,有聪明的,去找叶老二定制了一个圆筒,下面是蚊香形状,上面是个把手。
直接做成饼状,用工具按一下,一个蚊香就好了。
用了这个工具,一天能做两百多个。
叶清看的高兴,他们做的越多,她挣的也越多。
其他人也想做这个工具,只是叶老二速度慢,差不多每组配了三个。
有的组长脑子活,让三个力气大的人专门做蚊香,其他三人做泥饼。
全组合作,比一个人做完泥饼,在做蚊香,做的数量还多。
这样做出的蚊香,全组平分,挣的钱比以前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