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阶段
杨志刚让这孩子尝试与更多人接触。
截止到第四阶段为止,那孩子都是独自身处一个世界。
他比较好奇,如果那个世界是由人类共同的潜意识构成,如果这孩子与更多人接触的话。。。
是否可以在那个世界接触到更多以沉睡的潜意识人格的其他人?
如果在那边世界接触到其他人,并对其他人有所影响的话,现实世界是否会有对应的影响发生!?
到第四阶段的时候,苏文从文字里看到的是疯狂。
“一定发生了什么事”,这是苏文的第一感想。
第三阶段到第四阶段之间好像发生了什么事,促成了他想要加快研究一样。
“那一天,她告诉我,有人在敲门。。。”
这门书的内容停留在了这句话上。
与其说这是一本研究性质的书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倒不如说,这更像是一本带有研究日志的某种第一人称记叙小说。
故事还偏偏断在了中间部分。
之后肯定发生了些什么。
但杨志刚却没有编写进这本书里。
副院长在最后一页也同样用红色圆珠笔写下了评语。
“很有趣的故事,但在学术上并不严谨。”
在这条稍显轻松的评语下,不知多久之后,副院长补充了一条标注。
“改天得问问他之后的研究是什么情况!”
。。。。。。
整本书看完,虽然书上并没有记叙详细的身份信息,但对于苏文来说,这个参与研究的孩子的身份再明显不过,就是杨志刚的女儿杨晨曦。
一切的起源是那个小女孩?
这种可能性之前已经有考虑到,尤其先前和陈医生去看望那孩子的时候,她的表现也明显接触过另一个世界。
但问题是。。。为什么?
为什么那个世界和这个世界的联系会依托于一个孩子发生?
这本书里关于杨晨曦为什么会梦到另一个世界的记叙表现得十分模糊。
说什么突然发现一个孩子的特殊表现,正好是非常优秀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