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玄关的换鞋凳对面,鞋柜柜面贴着光滑的金属片,酒柜柜门用的也是反光玻璃。
这些能照出人影的东西在不知不觉间一点点从家里换掉了。
剩下有限的两三面镜子,装在衣帽间的柜子,需要打开才能看到。
陈文港知道霍念生误解了什么,他其实不是单纯害怕看到自己的尊容。他的抗拒来自一些更深层面的东西,比如恐惧未知的未来,和不可能再拥有的亲密关系。
但这一点很难解释明白,甚至是他自己也没想通的事。日子还是要过,在这之后,霍念生又请了个新的保姆。
这次的阿姨姓孟,五十来岁,不是专业做护工的,但脾气比上一任好,手脚比上一任麻利,各方面看起来更合适。她唯一的毛病只有唠叨,陈文港不喜欢出门,她就要不停劝说,叫他不能总闷在家里。
有时是她要去超市,会叫上年轻人一起,或者她腾出时间,专程陪他去公园散步。如果陈文港实在不愿意,这个拉锯的过程可以持续很久,直到他妥协为止。但话说回来,如果她不这样努力,陈文港的确可能一连十天半个月都不出门。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画地为牢。毕竟出了门,无论走到哪,遇到谁,总会遇到异样的眼神。但不出门还不光是这个原因,更主要的是,他对迎面走来的陌生人心怀恐惧。
有时陈文港觉得恍惚,世界在他眼里变成了另一种不安分的模样。人群中的每一个,好像都藏着青面獠牙的另一幅面孔。他没办法猜到哪一个会突然暴起伤人,给他带来灭顶之灾。
到后来,孟阿姨通过外援赢得了这场无形的战争。
不知她跟雇主讲了什么,甚至说服了霍念生,让他也开始带陈文港出门——有个周五他突然让陈文港换衣服,他们去一家法国餐厅吃了顿饭,之后就成了习惯或惯例一样的安排。
基本每
到周末,霍念生都会带陈文港找一家餐厅吃饭,陈文港也接受了,他愿意跟霍念生出门,吃吃喝喝,但他们之间再也没发生过越界行为。
维持着这个频率,转眼到了年底。圣诞将至,新年跟着就要到来,街上热闹非凡。
黑五的到来让商店里迎来不要钱似的抢购潮,所有的餐厅也人满为患。霍念生在百货大楼顶层某家高档餐厅订了位,但他的钱夹落在了车里,他拍拍陈文港的肩,让他先上去。
楼下火锅店极其火爆,叫号叫到了三百号。陈文港戴着口罩,路过大排长龙的人群,走到楼上餐厅。这里实行会员预约制,不挤,只放出区区三十张台。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概率令他遇到了不想见到的人。郑玉成先发现了他,郑玉成对面坐的是郑宝秋。
兄妹两个不知因为什么缘由出来吃饭,陈文港跟着服务员入内,对方把他引到屏风隔开的座位上,双方撞了个正着。郑玉成最先反应过来,他撇下筷子,冲到陈文港面前。
郑玉成如遭雷击,面容震惊,他像不敢相信事实,眼睛死死盯着陈文港的右脸。陈文港蹙起眉头,没来得及说话,郑宝秋失声惊叫,发出尖锐的一声。郑玉成已经伸出手,擅自把陈文港的口罩扯了下来。
服务员也吓了一跳,暗自发出倒抽冷气的声音。郑宝秋也想上前,只是被桌子隔开了,场面一时胡乱,陈文港有些难堪,他把口罩又戴回去,呵斥郑玉成:“你有什么毛病?”
郑玉成终于找回声音:“你这是怎么……”
陈文港冷冷地说:“毁容了,怎么了,你没见过这种稀罕?”
郑玉成无比惊骇:我只是听说你受了一点伤!怎么会搞成这样?
郑宝秋忧心忡忡,被气氛冻在原地,秉着呼吸不敢造次。如果不是霍念生紧随其后赶上来,这场
面可能一时很难收场。他像是突然降临,隔开了郑玉成,又劝退了郑宝秋。
陈文港有意无意躲到他身后。
“你让开,我有话要说。”但是郑玉成情绪激动,不听阻拦,文港——客人纷纷扭头瞧热闹,霍念生又一次推开郑玉成:非要被拍了你才高兴?
郑宝秋先行反应过来,饭也不再吃下去,连拖带拽,拉着她大哥回家了。她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