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娶一个只跟你讲道理的妻子吗?”
那个学生反应很快,意识到陆时将第一类小说比作“只跟你讲道理的妻子”,
他立即反驳:“那你会娶一个只懂溜须拍马的妻子吗?”
小伙子一定没谈过恋爱,
那叫溜须拍马?
分明应该是“提供情绪价值”!
陆时清了清嗓子,
没想到,他还没回答,下面就有学生说了:“我不会娶那样的妻子,但我会找那样的情人!”
瞬间,现场陷入了寂静,
几秒种后,山呼海啸一般的小声席卷了整个礼堂,
还有人吹起了口哨。
旁边的学生对那个说出惊世骇俗言论的人大喊:“你一定是从法国来的!快承认!你不是英国人!”
陆时相当无语,
跟学生们比起来,自己还是太正经了。
他双手下压,示意众人安静,
等现场的气氛平复,他才继续话题,
“刚才的妻子、情人之论,话糙理不糙。一本书,最好的状态是既好读、又深刻,但如果必须考虑极端情况,二择其一,大家一定会选择读。毕竟,教科书在课堂上看看也就够了。”
学生们无法反驳,
作家写出为赚钱而迎合的作品,不只是作家的问题,也是读者们通过贡献销量做出的选择。
陆时说:“有追求的作家固然伟大,但也不能站在制高点去批评那些只把写作当成职业的人。赚钱嘛,不寒掺。”
此话引得学生们窃窃私语,
“我就说那帮文学院的人幼稚吧?”
“还文学院呢~《狩猎》真的是白读了。”
“哈哈哈!对对,《狩猎》!”
……
文学院的学生们顿时觉得面上无光。
有人说:“陆教授,你说的对,赚钱当然是没问题的。但也不能弄得太难看吧?”
这话立即引来许多赞同,
又有人起身,
“陆教授,你的博物馆收藏了高更先生的一幅画,之后便以他为原型写了《月亮与六便士》,而小说主角的人品实在是……我不做评价。”
这是在暗示陆时收钱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