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人你们不要会翻译来乱翻译啊!
真的对他们不太友好,以后不会有人拿着《论语》和人拍板讲道理吧?
画面不可想象。
皇帝们也感到新奇,这样的翻译前所未有啊,倒是叫人耳目一新。
【弟子:师父,何谓“以德服人”啊?是因为师父的配件名为“德”吗?】
【孔子:徒儿,你这就造谣了啊,狭隘了啊,那不是一把剑,万物都可以是德,路边的石头、落下的瓦片、手边的扫帚和擀面杖!】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晓武艺的人喜欢凭力断水流,仁德的武者喜欢徒手开山锻炼身体。——《抡语》】
百姓们似懂非懂的点头,哦原来是这样吗?
“这不是挺简单的吗,我儿子还整日说学堂学习的太难,指定是他不用心”
“经过天幕的讲述,我现在强的可怕!”
“果然,既可以知晓历史,又能听乐子,还能学习知识,天幕真是我们的福星”
百姓们没管那么多,图个乐呵就完事。
大明,朱棣看了天幕的翻译,趣味十足的他当场举一反三,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就是有朋友千里送来人头,我真是太开心了!
旁边的太子和王爷,还有自己的好大孙有些无语的抽了抽嘴角,爹爷爷你开心就好。
千里送人头,也不是不可以。
大明武德充沛,也是可以“以德服人”的。
明清期间的腐儒和学者们忍不住了,纷纷拍案而起,这是对圣人的胡乱编排!
后世人怎能如此!
要发癫也不能蔑视圣人,更不能瞎编乱造,有碍教学,以后谁知道哪一个是正确的意思。
有辱斯文啊!
但显然,对着空气大发雷霆的他们无人注意,即便是正主本人也觉得无伤大雅。
而这样的离谱翻译在评论区更是比比皆是。
『浪漫樱花:“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是:把三个人打一顿,必定有一个拜我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