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成武本来想的是从第一封信就直接取而代之,这样就不用考虑笔迹的相似性问题。但后来想到这二人曾在翰林院同窗,说不定卢从善还认得岳仕宗的笔迹,谨慎起见,还是先通过第一次接送信件把整个流程走一遍,再使用这套省时的方案。
至于卢从善会不会怀疑下一封的回信时间过于太快,石成武对此也早有安排。杭州那边会关照岳仕宗,会在下一封信件中说明近期正在南京公干,之后就可找机会约见卢从善了。
虽然过程有些折腾,但对于石成武来说却只是下达了一道命令而已,只要能达到他所设想的效果,中间多出的这些环节全然不是问题。
秦简全然不知这中间的种种,就看着船上又卸下了数箱货物,而箱子上贴着的庐发行封条,他却是十分熟悉。
每月从江西九江发到燕子矶码头的货物中,一多半都是由这间庐发行承运。而在此之前他所宴请的数位江西客商中,就有庐发行的二掌柜。
当时那位二掌柜信誓旦旦地说过,只要燕子矶码头保证庐发行的船能顺利停靠,那么进出江西的货物都会保持顺畅。
想到这里,秦简似乎已经猜到几分,这信件和货物是来自何处了。
这时石成武已经看完了信,转头对他吩咐道:“秦简,你单独约见一下庐发行的人,维护一下关系。你之前提的那个对大明船商进行分级管理的方案有点意思,抽时间好好整理完善一下,写一份计划书交上来。”
秦简连忙应下,他当初宴请大明船商时所提的计划完全是自己杜撰出来,却不曾想石成武听闻此事后,竟然会对此起了兴趣。
当然秦简也明白,虽然上司对这事有兴趣,但并不一定就是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将其实现,提交上的方案多半只是个参考,这事最终能不能办,能办到哪一步,那还是得由上司去掂量。
至于约见庐发行的管事,这对秦简来说倒是再简单不过,他只需派人去传个话,想必那位二掌柜就会屁颠屁颠地来了。
为了能够在江西官场上找准下手的目标,石成武所动用的资源,其实已远超他目前这个职位的权限。
不管是情报部门布局拿下岳仕宗,还是在九江与杭州之间建立起专用的邮件传送通道,都是由石迪文过问甚至亲自督办才得以实现,可谓是不惜代价在为其仕途铺路。
当然如果石成武在得到这么多助力的情况下仍然未能成事,那石迪文可能就得再好好想一想,自己这个儿子是不是适合干这行了。
不过在投入了大量资源后,力大砖飞的效果还是明显的,石成武已经通过岳仕宗建立起了与九江官府对话的渠道,接下来便可试着开出一些条件来拉拢对方了。
而身在杭州的岳仕宗在接到曲胜峰送来的电报,看到内容竟是九江卢从善给自己的回信,也终于明白了海汉的意图所在。不过他现在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乖乖跟海汉合作,继续写信给卢从善,劝说对方早日投效海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