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江而下的航速,当然要比来时快得多,仅仅一天之后,这艘蒸汽快船便已抵达了南京江段,而且再次停靠了燕子矶码头。
而秦简这个时候也正在此处,而且这次他是来到了平时极少踏足的军用码头上,总算是近距离看清了这艘船的真实模样。
能有这样的待遇,是因为石成武今天一大早突然来了燕子矶码头巡视,而且点名要秦简这个码头主管官员到场,因而他才得以全程在旁陪同。
石成武对秦简之前搜集的大明航运贸易情报很是满意,所以特地让他陪同,当面夸奖了几句。这让秦简受宠若惊,心里越发意识到这个任务的分量不轻,同时也暗自庆幸自己足够上心,在很短的时间就向上司提供了反馈。
那艘蒸汽快船尚未靠岸的时候,秦简便一眼认出,这正是前几天自己曾见到过的那艘船。当时这船并未装卸货物,只是在这里快速补充了煤和淡水,就立刻离开驶往上游。
石成武看到这艘蒸汽快船,脸上的兴奋之色溢于言表,秦简这才明白,敢情今天的巡视只是个借口,实际上是冲着这艘船来的。这样说来,这艘船之前所去到的地方,恐怕并不是上游的秦淮河码头。
只是不知这船上是搭乘了什么重要人物,还是有什么了不得的物事,竟然能让石成武亲自来到码头相迎。
船靠岸之后,很快便有一名军官匆匆下船,向石成武呈上了一封信件,这也印证了秦简的猜测。
秦简站在石成武身后,隐隐看到那信封上写有“岳仕宗大人亲启”的字样。
这岳仕宗是何许人也,秦简倒也听说过,只是他不太明白,这封信既然是写给身在杭州的岳仕宗,怎么现在却交到了石成武手上?
他正暗自揣测间,石成武却已急不可待地打开了信件,开始阅读其中内容。
这封信自然便是九江知府卢从善给岳仕宗写的回信,而石成武之所以要在半道上截下这封信,并不是顾虑这两人在信里搞什么猫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抢时间。
石成武认为,这封信从南京送到杭州,由岳仕宗写完回信后,再由杭州送出来,一去一来在路上就得白白费掉好几天了。
如果这样书信来往多得几个回合,那么为了送信在路上消耗的时间也是相当可观的,而他所制定的目标就是要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敲开九江府的大门,断然不能容忍长期使用这么低效的信息传递方式。
所以他打算通过海汉独有的技术手段,缩短送信所消耗的时间。
他在南京接收九江的回信,再以电报的方式将信件内容直接发回杭州。等杭州的岳仕宗写好下一封信之后,也同样用电报发到南京来,再从南京送去九江。
为此在岳仕宗的第一封信发出之后,石成武便已让杭州那边送来了岳仕宗的一些手稿,并且在本地找到了善于模仿笔迹的高人。这样之后的信件就可以让岳仕宗在杭州写,由南京这边誊抄既可。
石成武本来想的是从第一封信就直接取而代之,这样就不用考虑笔迹的相似性问题。但后来想到这二人曾在翰林院同窗,说不定卢从善还认得岳仕宗的笔迹,谨慎起见,还是先通过第一次接送信件把整个流程走一遍,再使用这套省时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