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岳仕宗在杭州的影响力,似乎是远远超出了他的外交官身份。
至于岳仕宗如何赢得了这样待遇,是不是与海汉有着某种程度的秘密勾连,卢从善并不是特别在意。毕竟他自己也在参与跨国贸易活动,说起来底子也不是那么干净。
卢从善真正看重的,是岳仕宗竟然有能力让海汉军帮这种忙,假如今后自己的航运生意在海汉境内出了什么问题,是不是也能通过岳仕宗的关系加以解决?
还有那些九江商船目前尚不便去到的区域,岳仕宗或许也会有办法打通关节,提供一些特殊的方便。
这个判断让卢从善兴奋不已,如果岳仕宗真能提供这样的助力,那么由此所能创造出的收益,显然会远远大于卢从善将要送给岳仕宗个人的好处。
即便这种设想行不通,能与岳仕宗建立起稳定的联系,也不失为一种收获。毕竟岳仕宗常年都在海汉京城,能够时常接触到海汉高层,只消每年给九江府这边来上一两次“仙人指路”,就能从贸易活动中赚取大量收益了。
卢从善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当即让人准备笔墨纸砚,开始给岳仕宗写回信。
他在回信中并未详细提及岳仕宗所要求的贸易信息,倒是仔细回忆了两人早年间在翰林院的同窗岁月。
虽然当时并没有建立起多深的交情,但在卢从善的笔下,两人却成了无话不谈的挚交好友。
攀过交情后,卢从善便表示九江杭州相隔虽远,但不应成为两人中断联系的原因,今后应多多联络才是。
末了卢从善提到会随信奉上江西特产若干,请岳仕宗笑纳。
卢从善放下毛笔,对下属吩咐道:“你去庐发行,挑拣些好东西制备一份礼单,再从柜上支三千元海汉纸钞,连同这封信,一并给送回杭州的使馆。”
卢从善想了想又补充道:“如果海汉人那艘船准许搭乘,那你就跟着一起走一趟,去杭州拜访一下使馆的岳大人。”
庐发行就是卢从善名下用来从事跨国贸易的商行,库房里有不少江西特产,要挑拣一些好东西倒也不难。
不过海汉来的这艘船只收下了信件和礼品,而想要随行的人员则是被婉拒了。这种军用船只,按规定不会随意搭乘外国人员,更何况出发前所接到的命令,也并没有从九江带人回杭州这一条。
清点完九江府衙送来的物品,给了签收条之后,这艘船便驶离了九江港口,全速驶往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