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自言自语,皱眉苦思。
在文采这块,老曹一向是很有自信的。
徐然无语地打断了他。
“无须过多废话,直接上干货。”
“就比如:一起来搞董卓啊,瓜分他的地盘!”
曹操等人尴尬不已,尼玛,这……
“咳咳,子玉,这样是不是有些过于草率了?”
毕竟这可是讨贼檄文啊!
自古这样的檄文,至少也是洋洋洒洒几千字。
恨不得从开天辟地开始,给被讨伐对象罗织罪名。
为的就是,给讨伐他的人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要脸的。
出兵,也要讲究一个名正言顺。
徐然解释道:3。8“想要搞董卓的人,大有人在!”
“只不过因为没人出头,大家都在观望而已。”
“现在袁绍也在谋划此事,谁先一步发布讨贼檄文,谁就能占据首发优势!”
“天下人只会关注,是谁率先站出反董!”
“是谁扛起了反董大旗!”
“只有一些腐儒才会去关注檄文的内容。”
曹操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徐然继续分析道:
“再者,只要打董卓是有利可图的,就会有人肯干。”
“讨贼檄文嘛,只不过是个幌子罢了。”
曹操哈哈大笑:“子玉说的是大实话啊!”
但很快,他又想到一个新问题:
曹操如今只不过是个东平郡的郡守,而且还名不正言不顺。
毕竟,他这个郡守是抢来的,还未得到朝廷认可。
再加上东平郡穷乡僻壤,地处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