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闻言,有些犹豫。
“子玉,如今咱们只有三千兵马。”
“还是等义兵招募地再多一些,再举起讨董的大旗吧!”
这个担心不无道理。
董卓可是号称二十万西凉铁骑。…
曹操如今不过三千多人而已。
三千VS二十万。
怎么看,都觉得不靠谱。
搞不好,就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徐然笑道:
“孟德,你即刻发布讨贼檄文!号令各地势力起兵伐董。”
“经过刺董之事,你已积累一定声望,再加上月旦评的传播。”
“如今,天下知你曹孟德之人,也不在少数。”
“若你这次能率先站出反董,必将声望暴涨!”
“未必便不能超过四世三公的袁绍!”
这个时代,名望比金字还要好用。
历史上的袁绍,就是因为率先举起了反董旗帜,所以才能顺利成为十八路军的盟主。
而在他当上盟主后,声望再次暴涨!
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划分点。
在此之后,许多名士才开始前去投靠他。
就连荀彧、郭嘉,当时首选的都是袁绍。
这便是声望提高,带来的好处。
曹操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想通之后,顿时大喜不已。
“子玉所言极是,我这就去起草讨贼檄文!”
“嗯,我需要好好思考一番。”
“檄文一定要痛斥董卓罪责,须得慷慨激昂……”
曹操自言自语,皱眉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