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廷烨向来无所顾忌,就连官家所厌恶的杨无端,他都敢私底下鸣不平,现在听庄学究这么说,便第一个开口说了起来。
“既然庄学究说无妨,咱们便论一论吧。官家没有子嗣,不得不过继宗室。邕王虽然资质平庸毫无政绩,却有个优点那就是子嗣众多。邕王妻妾成群,日夜耕耘,累的眼都冒金星了,生下一大堆子女……”
“咳咳咳~”
庄学究听他越说越不像话了,连忙咳嗽打断。
学堂内人人面色怪异,就连外面的盛紘,也低声骂了一句:“浪荡子弟。”
坐在顾廷烨后面的盛长枫,小声提醒道:“顾二哥,说话注意一点,这里还有女眷呢。”
“哦。”顾廷烨这才反应过来,说道:“邕王年长,子嗣众多,这还有什么好争的,立他便是。”
盛长枫开口道:“兖王只比邕王小半岁,虽然只有一子,但是父子二人俱是精明强干,甚得人心。有此贤王为储,也是为国家社稷着想。”
“小半岁,那也是小啊。总不能约过长幼齿序。名不正则言不顺,若天底下的人,都看才华的话,这事也罢了。偏偏大家要分个高低贵贱来,这事就是这么闹起来的。”顾廷烨反驳道。
“顾二哥你说的轻巧,这是皇位,又不小门小户抢田地铺子,若不论清了名分,岂不乱了套……”
“嗯!”
庄学究出声打断了两人争吵,看向长柏说道:“长柏,你来说说。”
在他看来,屋内的这几个,也就长柏中榜的几率最大。
长柏起身躬身一礼,说道:“先生,学生认为应立嫡长,秦始皇废长立幼,导致秦朝二世而亡。纵观古今,多少朝代更迭,都是因为废长立幼引起的。”
长枫闻言立马反驳,以汉武帝不是嫡长子为例反驳。
顾廷烨却说,景帝立汉武帝为太子之前,是扶正了汉武帝的生母,在礼法上没有问题。
墨兰却拿西晋惠帝为例,来反驳,觉得应该立贤。
晋惠帝就是那个说出何不食肉糜的皇帝。
墨兰说完,如兰又站出来反驳,一时间屋内争论不休。
袁文绍在外心里暗乐,众人所谓的立嫡长还是立贤的争论其实更多的还是源自他们的身份。
长枫和墨兰是庶出,自然觉得应该立贤。
长柏和顾廷烨乃是嫡子,自然觉得理应立嫡长。
嫡长子继承制度,为什么能流传这么久?
就是因为当权的都是嫡长继承的家业,他们自然要维护这种制度。
不然岂不是质疑自己继承家业的合理性。
当然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可以早早的确定继承人,避免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