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现在,稍微靠边的就是量子缠绕。
也许,量子缠绕就是信息瞬时传输的突破口。
“是的!是的!”左大军笑着,“原计划,我们也要制造远程控制机器人的,没想到被计算机学院的人抢先了。”
在他们将所有精力放在太空服上的时候,计算机学院那帮人偷偷摸摸的搞出来了人形仿生机器人和游戏舱。
等他知道的时候,已经迟了。
“被抢了就不要纠结了,我听说你们科研团队制造了真正的机甲,是不是这样的?”范晓明问道。
这可不是听说,是从左大军所带科研团队提交上来的工作报告上看到的。
还别说,制造的机甲种类还挺多,放放面面还都考虑到了。
“恩!是制造了不少成品。”左大军说。
“那我们就不要在这墨迹了,去看机甲的同时看看装甲型太空服自动化工厂。”范晓明微笑着说。
离开航空航天总楼,苏哲、范晓明、左大军三人坐着飞行汽车来到了三百公里外的装甲型太空服自动化工厂。
三人先是参观了装甲型太空服自动化工厂。
从零部件的投放,到合格的装甲型太空服的下线,整个过程需要三个小时的时间。
且工厂是高度自动化的,其中自动化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剩下的百分之五是人员远程控制的设备。
就算这样,这个装甲型太空服自动化工厂依然还在不断的优化中。
参与优化的是一个三百人的科研团队。
这三百人中,有一百人是专职科研人员,一百人是陵州理工大学的老师和学生,最后一百人是其他高校、研究所的老师和学生。
不仅仅是装甲型太空服自动化工厂如此,塔木戈壁的工厂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结构。
“我看报告上说,这样的自动化工厂一天能够制造三千套装甲型太空服的,这产量还不错。”范晓明笑着说。
“一天三千套是半个月之前的数据,经过科研团队的研究、升级,现在的自动化工厂一天能够生产五千套了。”左大军笑着说。
“五千套!不错不错!”苏哲笑着说。
塔木戈壁的装甲型太空服自动化工厂生产装甲型太空服不是主要目的,其主要目的使用来研究、升级。
要知道,装甲型太空服的需求量是按亿记的。
主要依靠国内其他地方建造的装甲型太空服自动化工厂来制造。
其他如游戏舱制造工厂、人形仿生机器人制造工厂、飞碟制造工厂、简化版重光子航太发动机制造工厂等等都是如此。
三人转了一圈,离开装甲型太空服自动化工厂,来到了一个净高有五十米,面积达到五万平的厂房中。
厂房中有着许多外形各异的机甲。
最高的有三十几米,最矮的也有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