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他本就有了辞官归隐的心思。
他正想着事,忽然府外出来消息,说是宫里有要事传召。
太和殿。
朱元璋召来李善长、刘伯温、胡惟庸、徐达、李文忠等一干大臣提出这个方略。
“陛下圣明!”胡惟庸二话不说,上来就先冲着老朱拍了一顿马屁。“陛下此法,不仅能够解决我朝羊毛储备不足的问题,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将北元鞑虏归化,实在是圣明。”
看着李善长他们震惊的神情,朱元璋脸上露出了笑意。
自从前次当着这些重臣的面,讲吏治整顿之法时,朱元璋就已经发现,比起别人拍马屁,他更喜欢看到这些臣子们震惊的表情。
朱元璋笑眯眯地看着众人,开口道:“诸位爱卿如果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现在就提出来。”
又是经过一番讨论、打磨后,终于彻底敲定了出了一套可以施行的方案。
找到新的目标后,朱元璋顿时觉得自己整个人好像年轻了很多,仿佛又回到了当时骑马打天下的时候。
羊毛贸易只要展开,就算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也将极大削弱北元的势力。
牧民们被困在草原上安心养羊、剪羊毛,羊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养的羊越多,代表着原本养马的那部分空间将会被挤压。
到时候元人引以为傲的草原骑兵,都将受到重创。
<divclass="tentadv">时间越久,对方实力便越弱。
温水煮青蛙。
将来时机一到,或许只需要一次大规模的北伐,就能彻底解决北边的草原隐患。
朱元璋思忖着,就算自己如今年纪大了,他活着的时候做不到。
可他儿子朱标在位的时候,就差不多能够将整个漠北草原彻底纳入大明的版图之中。
而后,再经过几代努力,便能将这些鞑子完全汉化。
至此,为祸华夏王朝几千年的胡患,将在他大明朝彻底解决。
而他朱元璋,将是开此次历史壮举的先河者。
名垂青史!
随着北方边境羊毛贸易开始实施,大量的羊毛从北平城运往各地的羊毛加工作坊。
当然其中大部分则是运往了扬州、徐州、凤阳等容纳大量灾民的地方。
谁也不知道今年冬天,会不会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