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寡人的所建的‘启蒙小学’吃住都在村中,不管是学生还是执教,吃穿都跟村民一致,穿着好说,可以自带,吃的话,你们儒生可以忍受连续七天吃糠咽菜和粗粮?”
“何为糠咽菜?糠咽菜一般指的是野菜和腌制过的酸菜,新鲜的菜村民们会拿去卖。”
“为何是七天?因为在乡村七天才赶一次集,平时村民是不去镇上的。”
“何为粗粮?例如一碗麦饭,是带麦壳的,去壳会损失部分麦粉,贱民们舍不得!”
“或许你会说孔子也吃过带壳麦饭,你们也行,但偶尔吃一次跟长年累月吃是不一样的。”
“伱们吃得了这个苦吗?”
荀子一阵沉默,他没有说让石磊加月奉的话,启蒙小学开遍所有乡村,每个小学稍微多一点支出,汇总起来就是一大笔支出,现在启蒙小学还是齐王磊个人财富在支撑,不是国库支出。
条件改不了,就是那么苦,如果单单是他,他会立即答应下来,他相信自己也能做到,但他的弟子嘛!
真的难说,比如他现在最得意的弟子韩非嗜酒如命,其他弟子也有各种各样的爱好,他真的不能保证那些弟子能呆得住。
良久之后,荀子询问道:“王上,我们可否自己带吃食?”
石磊一愣,然后震惊的望着荀子,不愧是荀子,思想够先进的,竟然提出了希望付费上班。
这样的请求,当然是欣然答应啦。
“可以自带吃食,当然启蒙小学提供的月奉和吃食也不会变,除了不能浪费,随你们处置。”
荀子捋着自己花白的胡须,笑道:“属于我们的月奉和吃食就匀给困苦的乡民吧!”
石磊摆摆手,道:“启蒙小学跟儒生是雇佣关系,我们提供月奉和吃食,雇佣儒生教书,每月一结,财货两清,至于月奉儒生如何处置,是儒生个人的事情,这个你别跟我说。”
将教书所得分出去,这是歌颂儒家的崇高,收买人心的小伎俩,儒生可以自己做,他绝不会代劳。
儒家收买人心,他也在做,而且更加名目张胆,每天来一节思想教育课,每天睡觉前都要对着画像念一遍齐王磊的好。
能有衣穿是因为齐王磊,能吃饱是因为齐王磊,能有书读是因为齐王磊。
他们读书是为齐王磊而读,他们从小忠诚于齐王磊,永不背叛。
简单来说就是上帝传教那一套。
荀子一愣,然后躬身行礼道:“谢王上。”
齐王磊既然如此说,那就说明其不会干涉儒生行事,那启蒙小学……
“你先别谢,启蒙小学的课程是固定的,我最多让你们每天多加一堂课,再多就没有了。”石磊提醒道。
“这……学什么课程不是执教决定的吗?”荀子惊讶的望着石磊。
启蒙小学的课程他看过,涉及儒学的很少。
石磊摇摇头,解释道:“其他学堂是,但启蒙小学不是,不管是哪家执教,都必须按照课程表上课,这个没得商量,我给你们儒家每天多一堂课已经仁至义尽了,要是你们还有意见,那我找法家之人做执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