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业部下属的那些工厂,单单因为一个经费问题就把路给卡死了。
至于民营企业……
现在的民营企业还完全不成气候,并且就算是过个几年民营企业慢慢发展壮大,也没有几家敢轻易的涉足这种高投入、高风险,但是短期没有高回报的行业。
他们还有更多更挣钱的产业等着投资呢。
何必跟自己过不去?
“要是按照这么一个搞法,到时候半导体产业的投资规模就非常的巨大了。”
朱建生也算是懂行的人,江辉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他就能大概的想到未来的那种场景。
宝马汽车集团真的有必要这样子做吗?
他心中肯定也会有这样子的担心。
“现在的投资越大,将来的收益也越大。”
“三五年内,也许看不到利润。”
“但是持续发展下去,将来成气候之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指不定半导体产业将来会成为集团仅次于汽车产业的存在。”
“甚至因为我们子啊半导体产业上面的优势地位,在国内的地位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江辉都这么说了,朱建生肯定不会再反对。
他知道对于江辉来说,钱本身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就是一个数字问题。
这个时候更多的是追求一些更高层次的东西了。
“回头我找电子工业部那边的熟人聊一聊,看看能不能给你推荐几个专家协助你把半导体产业搞起来。”
“没有懂行的人,我担心到时候你们集团会吃亏。”
合理合法的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朱建生还是没有什么压力的。
更加不用说在他看来这件事情是利国利民,是在电子工业部无法给下属各个半导体企业研发资金支持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华夏半导体产业竞争力的好事情。
就算是要卖自己的人情,他都是愿意的。
作为机械工业委员会的二把手,之前江辉提到的机构再改革的事情,他也已经感受到了一些迹象。
那就更加应该早点行动,最好就在这个事情敲定之前,让宝马汽车集团正式的进军半导体产业。
“那就最好不过了。”
“只要有人愿意过来,我们集团新成立的这个岭南半导体的总经理和总工程师的位置,都是可以让出来的。”
“各方面的福利待遇也完全不需要担心。”
“最关键的是我可以承诺未来五年内,岭南半导体的投资和研发费用,不设上限。”
“只要是有利于岭南半导体发展的设备导入、人才导入,我全部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