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这么考虑的,学院的许多事情,我现在都是开始交给各个学科带头人去负责。”
“将来就算是我不在学校待着了,也不影响各个项目的发展。”
朱建生也没有隐瞒自己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这本来就是他跟江辉一起谋划的事情。
并且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就是今年,最晚明年就会落实下去的事情。
……
跟江辉聊完,朱建生的老同学邹渊提着两瓶五粮液直接杀了过来。
今年增选的学部委员名单当中,也有他的名字。
作为同班同学,他们两个同时增补为学部委员,这绝对算是一件盛事了。
眼下这个当口,很高调的去庆祝肯定是不合适的。
但是他们两个之间聚一下,就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了。
“老朱,这一次我能进入名单,算是坐了你的顺风车。”
“我这先干为敬!”
邹渊跟朱建生虽然已经很熟悉了,但是该感谢的还是要感谢。
虽然以他在汽车高强度钢板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且还是首都科技大学的校长,增选为学部委员,也算是名至实归。
不过如果没有朱建生帮忙,邹渊知道自己这一次是赶不上机会的。
跟他差不多符合条件的人有不少,凭什么是你?
他又不是那种才华卓绝,怎么都掩盖不住的人才。
“你这客气了啊,向大会提案恢复院士制度的人员名单,可也是有你的一份功劳。”
“再说了,这些年你做出的成绩,在冶金部内部也是有目共睹。”
“要不然冶金部那边也不会全力支持你。”
这个时候朱建生肯定是要谦虚一下。
老同学的人情,大家心中清楚就行,没有必要挂在口头上。
“有的时候我还真是羡慕你有一个好女婿,可惜我三个都是儿子。”
江辉在这一次学部委员增选背后起的影响,邹渊不是特别的清楚,但肯定比外人要知道的不少。
再加上当初他搞高强度汽车钢板的研究,也是受到了江辉的很大影响。
很早无间隙原子钢、双相钢等多种汽车钢板的材料配方和生产工艺方面,江辉也是提了不少的建议。
当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邹渊也是最大程度的给与宝马汽车集团支持。
“你三个儿子也都教育的很成功啊。”
“一个华清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到首钢,将来完全可以传承你的衣钵。”
“另外两个现在也在单位混的风生水起。”
“你羡慕我女婿,我还羡慕你有三个儿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