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贞观公务员 去看书屋 > 第274章 再一次双桥梁(第4页)

第274章 再一次双桥梁(第4页)

最后定下了一百二十七位官吏,前往安东都护府,也就是高句丽,为大唐治理安东都护府。

等到这些人到了,长孙无忌也就算是有了人手。

李世民不打算把长孙无忌一直留在安东都护府,毕竟,他也是有着前科的。

最多也就一年的时间,等到明年的年初,就给调回来,换一个人去安东都护府为大都督。

而且,如今,长孙无忌留在了高句丽。

朝中也就缺了一个重要的大臣,坐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

李世民其实心中也已经有了人选。

那就是高士廉。

在蜀中任职的高士廉,为大唐开垦出来一个天府之国。

功劳很大。

理应回到朝堂之上了。

等到治理高句丽、东瀛,还有组建商队,前往北地、北俱芦洲探路的国策商讨完毕。

就是这官吏官职的重新洗牌了。

毕竟,像是上官仪这些人,他们原本都是有官职在身的。

把他们调去了安东都护府,也要有人接替他们的位置,那么,以前那些进士,被安排在地方上治理一方的县丞什么的,都可以提一提了。

李世民开口道:朕闻古之良臣,以安邦定国为己任,高士廉卿家便是其中之佼佼者。自高士廉奉命镇守蜀中以来,勤政爱民,智勇双全,实为朕之股肱心腹。

他在蜀中,不仅平息了地方之乱,更使百姓安居乐业,农耕得以恢复,商贸日渐繁荣,实乃蜀地之福,国家之幸。

高士廉之治蜀,不以苛政扰民,反以宽仁待之,深得民心。兴修水利,灌溉良田,使蜀中成为天下粮仓之一;广开才路,不拘一格,选拔贤能,为国储备栋梁之材。高士廉之德政,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令蜀中旧貌换新颜,朕心甚慰。

且他在蜀中,又能妥善处理与周边部族之关系,以和为贵,化干戈为玉帛,边疆安定,百姓免遭战火之苦。此等功绩,非大智大勇、心怀天下者不能为也。

朕观古今,能如其人者鲜矣。高士廉卿家,真乃国之栋梁,朕之肱骨也。

故此,朕将会加封他为吏部尚书,择日会京师述职。

朝堂之上,短暂的沉默了一会儿。

最后,还是魏徵站了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