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如履薄冰 煌未央 > 第373章 真这么搞(第3页)

第373章 真这么搞(第3页)

贾谊也说不上不受重用,顶多算生不逢时,又或是运气不好。

若非梁怀王刘揖意外坠马,导致王太傅贾谊因‘看顾不周’而受牵连,汉家的历史上,贾谊至少要独自占一篇人物传记。

真正气人的,是张苍,以及晁错!

前者,是学儒家,却又不只学儒家的学术大拿。

说他是儒生,他不反驳;

可你让他帮帮儒家,人家又根本不搭理你!

拿着先贤学问作为进身之阶,却半点不顾及同门情谊,实在是令人愤怒!

晁错,那就更不用提了——儒皮法骨的发明者,以及第一位实践者!

碍于秦亡之后,法家士子被秦所连累的道德污点,自知不能以‘法家’的学术标签入仕,晁错竟毫不扭捏的披上了一层儒皮!

天知道当年,儒家上下得知太子储君身边,出了个儒家出生的太子家令、少傅时有多兴奋——有多少人奔走相告,宴饮而庆;

等晁错脱下马甲,露出‘法家出身’的真实身份,儒家上下又是怎样的失望、愤怒,同时却又不可奈何……

与后世绝大多数人所料想的一样:如今的儒家,还并非后来的‘儒教’;

作为一个学派,儒家并不具备墨家那样严密、紧凑的组织结构。

儒家内部的联络,或者说是往来、勾连,都是以学派内部的‘老大哥’鲁儒一脉,以及颜异这样的先贤后人作为纽带,再辅以其他人情往来绑定在一起的。

只是在经过叔孙通、贾谊两个失败案例,以及张苍、晁错两个叛徒之后,儒家内部越来越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汉兴已有五十年,黄老学日薄西山,墨家早已不见踪影,法家也显然上不得台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如此天赐良机,儒家却连几个跻身庙堂的高官都培养不出来,还谈何‘重振荣光’?

于是,颜异才在这刚二十出头的年纪察举入仕,打响了儒家向官场,尤其是朝堂中央发起冲锋的第一枪。

在儒家上下看来,颜异,几乎肩负着儒家未来数十年兴衰全部的希望!

颜异能混出个名堂出来,往后数十年,儒家子弟入仕,便算是‘朝中有人’,有了依靠;

儒家出个朝堂高官,儒家也能更容易的在民间,招收到高质量的生源,以培养出更多的精英,从而以颜异为中心,逐渐扩展出学派在朝堂权利中枢的势力版图。

还是那句话;

黄老日薄西山,法家有心无力!

如此天赐良机,能有这一次,已然是大幸!

若是错过了,且不说有没有下一次——便是有,届时儒家会是个什么样子,甚至这天地间、这华夏还有没有‘儒家’这一说,都还是未知。

这绝非危言耸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