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若絮听罢,明白她口中未言明的意思,只摇摇头,“倘若是打着官逼民反的路子,凤台县百姓们可是深受其害,大军若想一路北上还如何拢得住人心,除非将这一县的人悉数屠杀干净。”
“要么,便是举头的人蠢,只想过过造反的瘾,那苦得仍旧是他们。”
“不对。”殷素再次忆起初入县的情形,“那群披甲人里头,还有百姓。”
倘若追随者可免于醢刑,那余下的娘子郎君为何仍逃不脱呢?
恰在此刻,牛车缓缓转停。
翠柳推着素舆,孙若絮抱着针包,古旧孤门后,吱呀推响声落在大雨滂沱下,沉沉闷闷。
这座不大不小的宅院里,空无一人般的死寂。
“陋室尚小,但还可容人。”张隆半转过身子请他们入内,歉笑言:“只是要可怜两位女娘子挤一挤了。”
空寂院外,立着一群有些发愣的娘子郎君。
潇潇院里,风雨独行,丝毫不留家宅常住该有的半分温情。
“沈二娘。”
孙若絮莫名手心发冷,她抓紧殷素身间的氅绒,低低唤她。
殷素凝目。
那半阖眸中,浮起些踏入狼穴的警醒。
再凄切的县尉,如何会有座二进二出的宅院,却空无一奴仆呢?
王代玉攥着撑伞的沈顷踏步,干巴巴笑言:“张公竟是一人住在此处么?”
脚溅雨珠,张隆一面朝前,一面回:“从前不是。”
众人皆清楚四字的分量。
入了堂内,沈顷抖了抖伞柄,又试探着问:“张明府可知,外头那群官兵是从何处而来?”
“凤台县从前的官民罢了。”张隆转过身,却语焉不详,“沈公不必忧心处境,只肖在此待上十来日,便可出县了。”
官民。
一旁垂坐的殷素忽而抬头,“此地,十日后便要反么?”
张隆眸色微变,视线扫下,但朝沈顷开口:“这位娘子是?”
倒未曾听过沈公膝下有女,还是位被困素舆上的女娘。
“是某大哥家中长女,名唤沈意,父母俱亡,投奔而来。”
张隆点头,自然略过殷素前言,只合掌叹:“世道不易,人人自苦。”
殷素盯着他,仍复追问:“张明府为何不答妾的话。”
那双眼没有太多的情绪,淡若檐下的雨滴,可却不动不移,像一柄利刃。
一柄沾水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