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
作者是坂本太郎,
“我怎么没听过这句话。”
后来他去日本工作,期间对日本的风土人情一见钟情,于是在40多岁加入日本籍并改名,
他摇摇头,驱散笑意,
“那你?”
“对,就是这个‘文而化之’。小泉八云认为,大英想将日本人的思想改组非常难。在日本人看来,有些事,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文而化之代价很大,却无效。”
陆时摘出里面的信件,开始阅读,
——
夏目漱石在一旁阅读,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代表着温和谦逊;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代表着黩武好斗。这两样东西承载着日本人的精神内核,他们彬彬有礼,却又蛮横倨傲;他们无比顽固,却又非常善变;他们忠诚且宽厚,却又心存叛逆,满腹怨恨……”
里面过程性的错误太多。
“陆,你可真是博闻强识。”
莫名其妙地感觉自己竟然有一点儿被说服了。
”
“我认可其中的一些观点。”
“鬼怪?只有这个理由?”
《日本与日本人》,
这本书已经和夏目漱石聊过了,缺点就是行文晦涩。
他奋笔疾书。
夏目漱石轻笑,
“无妨。”
陆时反问:“那你认可这个观点吗?”
陆时缓缓提起笔,沉吟片刻,觉得开头还得是《菊与刀》最吸引眼球,
‘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陆时点头,
陆时了然道:“所以他这是从宫里回来了。”
顺颂秋安。
夏目漱石没再聊中日话题,转而道:“所以,如果你真的要写,是准备借鉴……额……致敬小泉八云的《日本与日本人》,并且采取同样的写法吗?”
犹豫片刻,他才说道:“我觉得还是给你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