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时一愣,不由得哈哈大笑,
自己这位室友确实不再是原先的一本正经了,玩笑开得贼溜。
陆时笑着说:“你说,所有人都是不同的存在,包含不同的意志。唯物地看,这固然正确。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把个体和整个社会割裂开来并不合适。”
《菊与刀》,
这本书已经在陆时心头略过多次,缺点明显,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
夏目漱石陷入了回忆,
片刻后,一个名字冲入了脑海——
夏目漱石给陆时倒水,
夏目漱石摆手,
结果,“无聊”一词没说完呢,他便想起了这个故事的出处——
陆时并不否认,
陆时想了想,说:“小泉八云在书中已经给出了答案,‘伊那永不变动的数百兆人民,已若干次被屈于外族,结果只像一丛芦苇,掠着了几阵微风。’”
在他心目中,写日本的优秀书籍不少,但都没有独当一面。
他忍不住苦笑,
在日本人的眼中,天皇可是神子!
“嗯,《怪谈》和《来自东方》嘛~”
“小泉八云说日本人就是东方的希腊人,若真的是这样,那中国岂不是东方的罗马?”
“这没问题。”
这样的出身背景,也难怪夏目漱石不认可。
这个观点十分现代,也十分犀利,
陆时说:“我也认同。比如德国人严谨、法国人浪漫……是火车经常晚点严谨?还是大街上随地小便浪漫?”
至于优点,则是作者本身,
小泉八云作为欧洲人却融入日本,所以其作品不胜在博学、胜在平等,
他是真正把自己放到平等的位置上去了解一个国家,并将自己切实的体验贡献了出来。
夏目漱石一阵无语,
还以为陆时会讲什么寓言呢~
没想到,真是鬼故事。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好奇道:“陆,书中有个章节,《远东的将来》,也聊到了中国。你是怎么想的?”
这是当时日本在宣传战争时捏造的一个假事迹。
《日本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