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纽约到伦敦。邮船和铁路。9天。
最后总计是80天。
演到这里,陆时问:“伱们注意到福格先生制定路线的特点了吗?”
萧伯纳将手伸进口袋里,捏了捏烟草包,随后将手指伸到鼻子下轻嗅着烟草的香气提神,
良久,他说:“大英的殖民地。”
一语点醒梦中人。
凡尔纳说:“没错,我当时应该就是这么想的。”
按照小说的背景时间1872年,英国人几乎可以沿着殖民地绕世界一圈,
主角福格先生要想快速从各地之间穿行,来自宗主国的身份能让他取得非常大的帮助。
陆时解释道:“看看路线就能想明白了。苏伊士运河由英国控制,印度、新加坡是英国的殖民地,日本是英国的盟(小)国(弟),唯一麻烦的是美国……”
凡尔纳却摇摇头,
“美国虽然与英国关系不睦,但至少在语言上相通,能保证交流无障碍。”
罗兰好奇,
“如果是法国人呢?”
陆时说:“那可就麻烦了。从阿尔及利亚南下倒是可以跨越半个非洲走到刚果,但这条路是南北走向的对于环行地球完全没有帮助;走海路可以经过马达加斯加到也门,但是要绕好望角一圈额外浪费很多时间……”
陆时一边说,一边手在空中无形地比划,
就好像他面前有一幅世界地图。
除萧伯纳,其他人无不看呆。
萧伯纳低声道:“早跟你们说了陆教授是跨学科的全才,你们还不信。”
不是不信,
实在是有些超出认知了。
一般人,能对世界地理如此熟悉吗?
但想到陆时的著作《枪炮、病菌与钢铁》,好像又十分合理。
庞加莱暗自庆幸,多亏了昨天让陆时留下墨宝,
看陆时居然如此博学,就不难判断他将来必成人类诸多学科历史上闪亮的明星,法兰西学院能有他一份墨宝,与有荣焉。
这时,旁边的罗兰问道:“为什么一定要走殖民地呢?”
萧伯纳好笑道:“不走殖民地会很麻烦。途经别国控制的地区,审批的出入境程序非常繁琐,还有被当成间谍抓起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