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师未动,臣已据关守险,可守月半。』
那时的他确实以为,凭借巫西数座关卡,尤其深涧、滟滪二关,坚守一个半月简直如探囊取物,比吃饭喝水还要简单。
谁能料到,战局急转直下,竟至于斯?!
孙韶此刻将此事提起,无异于当众扇他耳光。
他皱眉冷哼:
“此一时彼一时!
“军情瞬息万变,岂能因一份过时军报而误国家大事?!即刻上禀实情,请求支援!”
问罢,他忽生疑惑,不过想向天子发个军报,请个支援,孙韶这厮怎的还要反对?
难道就想跟自己对着干?
而就在潘濬狐疑之时,孙韶声色竟稍稍舒缓:
“何必急于一时?
“你我在巫县,并非山穷水尽!
“我已在江南布防,伏兵数重,只消将南山蜀军诱入彀中,必可一举歼灭!
“届时,携此小胜,再与战报一同发往武昌,既可稳定军心,亦可稍抵前罪。
“岂不胜过如今只会哭诉求援?
“此时发急报求援,徒惹陛下忧烦与朝臣非议耳!”
潘濬一愣。
终于明白了孙韶的算计。
这是把宝压在了那支孤军深入的蜀军偏师身上。
想赌一把,用一场可能的胜利来掩盖之前的败绩。
潘濬深吸一气,旋即摇头:
“孙镇西,我等已损兵折将,有负陛下重托!
“当此之时,不思稳守待援,竟还想隐瞒败绩,妄图行险侥幸?
“若是江南之计不成,致使巫县有失,这诒误军机的天大罪责,你我可还担待得起?!
“至于将功赎罪……你我只要能守住大吴西境门户,是功是过,陛下自有明断圣裁!
“然此时败绩,务必立刻上禀!绝不能因你我之私心,而误了国家之大计!”
堂内再次陷入死寂。
孙韶脸色发惨,双拳紧握。
他当然知道潘濬所言在理。
武昌去巫县千里有余,但顺大江而下传递军情速度极快。
昼夜兼程的话,不过三四日,军报便至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