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第三天开始,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先是附近写字楼的白领们,午饭后或者下午三四点犯困的时候,三三两两地过来买一瓶。
接着是夜班的的士司机,凌晨交班前来买一瓶提神。
甚至还有穿着校服的学生仔,放学路过也买一瓶,说是“晚上温书精神点”。
购买的理由出奇地一致:提神、醒脑、对抗疲劳。
广告里反复强调的那个“痛点”,精准地戳中了这些人的需求。
陈伯的小店,仿佛成了这场广告风暴的一个缩影。
冰柜里“脉动”的补货频率,从几天一次,变成了一天一次,再到今天这样半天就要补货。
货架上原本占据显眼位置的其他汽水、果汁,被挪到了旁边,“脉动”则占据了冰柜最醒目的C位。
从广告前的日均几瓶,到十几瓶,再到几十瓶仅仅几天功夫,销量就了十几倍!
而且看这势头,还在往上冲!
陈伯看着空了大半的冰柜格,心里盘算着下午网格员过来的时候得再多进点货。
结果说曹操曹操到。
没过多久,陈记的网格员阿强,蹬着一辆明显比之前沉重许多的三轮车,停在了士多店门口。
“陈伯!货到啦!”
“阿强!今天怎么这么早?”陈伯赶紧迎出来。
“嗨,别提了!”阿强一边麻利地往下搬货,一边抹了把汗,“今天这条线跑疯了!
全是催‘脉动’的!您这要多少?
十打够不够?”
“十打?
不够不够!”陈伯指着空荡荡的冰柜格,“至少十五打!不,二十打!下午可能还要补!”
阿强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行!给您搬二十打!”
他手脚麻利地把一箱箱冰蓝色的“脉动”搬进店里,码放整齐。
看着陈伯店里那空了的冰柜和堆成小山的“脉动”箱子,阿强心里感慨万千。
就在半个月前,他跑这条线完全是另一番光景。
那时候,“脉动”虽然也还销的不错,但绝对达不到目前这种程度。
自从那铺天盖地的广告开始轰炸,他这条线上的士多店老板们,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以前是求着他们少送点,现在是追着他多送点、快点送!
“阿强!今天‘脉动’多送几打来!”
“阿强!‘脉动’卖光了,下午能补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