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三百万两的热卖品到了我等的手里,无论是到倭国还是去东南亚转一圈,三倍的盈利,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徐渭眼睛发亮,可略一思量,还是摇了摇头:
“这不可能,如此大批量的货物就算能出境到朝鲜也运输不过来,要知道大明的官道可比不上咱的水泥快速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得好,”汪修齐拿起教鞭,指着舆图上的一个位置问道:
“如果是运到这里呢?”
"山海关?"众人齐齐出声,党骏探着脑袋,不解地问道:
“就算这么多货物运到山海关又怎样呢,一样运送不出来啊,难道走海运?”
此话一出,仿佛一道闪电劈在众人心头。
殷正茂、蓟州总兵、山海关、海运这几个词串到了一起,泷捷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道:
“殿下,你是要在山海关重启海运贸易?”
“准确来说不是山海关,而是山海卫管辖下的一个叫秦皇岛的地方。
此处位于渤海海岸,北依燕山,东连山海关入海口,港阔水深,风平浪小,是一座天然良港。”汪修齐笑着答道,见众人表情依然迷茫,他又补充道:
“之所以选这里有两个好处,首先这里人烟稀少,不容易引起注意,如果画为军事禁地,那就更安全了。
再者,这里离蓟辽防线的咽喉之地蓟州镇只有三百里,我等送去的军需物资,可以通过蓟州镇快速转运抵达前线。”
结合两世资料,汪修齐自然知道秦皇岛港的存在,而嘉靖时期的这个港口还未开发。
徐渭手一抖,不小心扯下几根胡子,他咧嘴惊叹道:
“惊天大局,惊天大局啊!如此一来,裕王、大明商贾、宝顺号、大宋和交易诸国全部获益。
不仅如此,这……这等于是大明完全开放了海禁。”
在几人惊愕和兴奋的目光中,汪修齐淡淡一笑,又加了把火:
“如今倭国的贸易潜力还没有被开发出来,如果方仁来了平户继位,而足利义辉又死了,你们觉得,有了这么多的大明热卖品,我等又能获利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