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一名回鹘士兵,说着磕磕绊绊的汉语道:“那是顾大人会理事,搁以前高昌国,种再多粮也落不到自个儿嘴里。”
三娃子闻言,则是好奇的向其询问以前高昌的惨状。
原本以为自己很惨了,给田主当佃农,能吃饱饭的时候很少。
没想到这些回鹘人更惨,完全就是贵族的奴隶,别说吃饱饭了,甚至有可能因为主人的一个不高兴,直接将其打死。
北疆军来了之后,打倒了他的主人,给他们这些奴隶分了地,所以这个回鹘人在当兵的时候,比很多汉人都要积极呢。
而三娃子,原本便是河西的一名汉人少年。
当初北疆军攻占河西时,他被俘虏到了高昌,成了北疆的一名田户。
租了二十亩地,还娶了个回鹘媳妇,眼看着好日子正要开始,将军府却下达了征调一万大军北上的命令。
在兵役方面,北疆对平民也是有要求的,每户必须出壮丁轮流服兵役。
没有战事的时候,只需要隔三天时间,抽出半天来组织训练,算是民兵。
发生战事则是直接转化成正兵。
三娃子刚入营就被分配了一身甲胄和三匹马,一匹良马专门用于作战,两匹驽马则用来拉货。
所有新兵都是这个待遇。
想换好马?
要么自己掏钱买,要么就等着上了草原,从敌人手里去抢。
之后,三娃子和其他新兵一起,投入到了紧锣密鼓的磨合训练中。
他们在日常的兵役训练中,已经学习了很多杀敌技巧,缺的只是与队中其他人的配合。
半个月后,部队终要开拔。
出发前,他们先去了粮仓,每人领了两石粮食,也就是两百四十斤,被分别装在了两匹驽马上。
这便是他们在战争期间的全部口粮,也可以从敌人手中抢掠牛羊。
军中有着明确的标准,平日里每人每天一斤口粮,可一旦陷入高强度战争,粮食消耗就会涨到每天一斤半。
而且,普通慢走行军时,战马啃草就行,可到了战场上,需要奔跑冲锋的时候,就得给战马喂食精粮。
这么一算,这些粮食差不多只够每个人吃半年左右。
吃饱喝足之后,众人躺在草地上休息。
一名士兵摸着自己的肚子,忍不住感慨说道:“以前俺们在夏国的时候,可从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啊。”
三娃子侧头看去,这人是去年河西之战中被俘虏的夏国士兵,经过一番改造成为了北疆的兵。
此刻他脸上满是唏嘘,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
也算是给三娃子这种新兵说着以前在夏国当兵时候的酸苦。
“三娃子你小子可是混到好时候了,以前在夏国年龄小,顾不上服兵役,不知道咱们这些穷苦出身的兵丁,在军营里面多难熬。”
“夏国虽说是有军饷,可层层克扣下来,能到自己手里的,也就剩个零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