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当嘉靖因情形特殊,插手进去的时候,双方就产生了激烈的矛盾。
反过来说,如果不是“礼”上的争夺,而是世俗的一般事务,哪怕嘉靖决定动员大明的所有军队,发动一场前所未有的对外战争,他都可以轻易的决定。
大臣,尤其是信奉儒家的文臣,除了稍微劝谏一下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阻止的办法。
恩出于上,天子乾纲独断。
国之大事,系于帝王一人。
这也是名教,也是大义。
作为读书人,也要维护这一点。
站在这个角度来说,维护儒家,维护封建礼教,对帝王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要不然,汉武帝也不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控制是统治的基础,是重中之重。
就是后世的国家,也时刻注意培养民众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以及不断的宣扬爱国主义。
因为没有这些,统治基础将不复存在,整个国家都会土崩瓦解。
对于现在这个时代来说,君权对天下的统治,这是表象。
掩藏在君权之下的名教大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才是真相。
当统治者启用儒家的时候,这一点就分不开了。
虽然君权始终压制着儒家,压制着“神权”,但却不能不用。
至于佛教和道教,表面上看起来,他们更像宗教。
但实际上,他们都被儒家渗透了。
“皇爷爷,孙儿记住了。”
朱允熞认真的说道。
实际上,他心中有自己的想法。
真的只有宣扬封建礼教,维护天下读书人利益这一条路吗?
也未必!
作为穿越者,他知道还有不少取代的办法。
比如爱国主义,比如民族大义。
相比儒家的君臣大义,其实更容易被普通百姓所接受。
也可以不受名教所困。
至少,不能让自己被那些读书人用名教大义的名分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