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知再有九个月,自己就要当爸爸了,动力吨吨吨的朝他跑来,想甩都甩不掉的那种。
原本他想当个文抄公的。
可是他看的小说都是那什么《斗破苍穹》《凡人修仙传》《霸道总裁爱上我》《神墓》《校花的贴身保镖》《盗墓笔记》《鬼吹灯》之流,且不说内容太长了他记不住。
就是能够将它们复制过来,这个年代他也发行不了。
甚至像《盗墓笔记》《鬼吹灯》这种,他真要寄出去了,说不定还能把自己给送进去。
所以不是陈浮生不想当文抄公。
实在是他办不到啊!
幸好,他前世也算阅片无数。
既然当不了文抄公,那就当个影抄公吧。
但陈浮生没有选择直接抄剧本。
因为他太知道剧本这东西,在你没有名气没有背景的时候,保管一投一个不吱声。
如果你觉得1979年和后世不一样?
呵呵,那就太天真了。
这个年代拍片指标都是国家规定的,一年就那么几十上百部,分配到全国的各家电影制片厂,可能多的十几部,少的也就几部。
毫不夸张的说,这点‘猪肉’,他们自己都不够分的,凭什么轮到你一个外人呢?
但小说不一样。
小说只要你写得好,就不愁没有杂志社帮你发行。
关键现在作家的地位很高,走到哪都受人尊敬。
陈浮生倒是不在乎那些虚名,他主要是想给自己未出生的宝宝挣点奶粉钱。
毕竟,光靠他和他老婆每个月加起来不超过60块钱的工资,也就勉强能够维持他们夫妻两人的生活。
是的,他的工资也不高,也就三十来块,因为在他的大学助教前面,还有一个见习。
要是再加一个人,还是一个小吞金兽,要么开流,要么节流,否则他们的生活质量会直线下降。
问题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再说陈浮生这次‘创作’的小说《斗牛》,它是根据09年管唬导演、黄博主演的同名电影改编的,据说,电影参考了赵冬令在02年发布的小说《八路牛》,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还没有就行了。
电影主要讲述了在抗战时期,农民牛二为了看管共产党留下的奶牛过程中,与日本兵、难民、土匪之间展开的滑稽可笑又惊险紧张的生死较量的故事。
陈浮生创作的小说会保留它的主线不动,然后对一些细节进行二次加工乃至填充一些支线。
与此同时,刘筱莉看了下他写出来的一个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