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继续说道:“不过,我也会建议父皇,给你一个机会,之所以给你一个机会,有两个原因,你父亲的深明大义,以及你虽贪污,但并未对百姓做什么丧尽天良之事……”
贪污腐败。
如果动真格的。
历朝历代的官员,全杀了,肯定有冤枉的。
但是排成队,隔一个杀一个,绝对有很多漏网之鱼。
叶茂的贪腐,是一种顶层贪腐,对百姓的影响很小。
其次,叶茂的贪腐来源于海禁。
此事,本身就存在政策性弊端。
还不如借此,让叶茂做点事情。
比如,全福建的乡土村社建设。
只要叶茂肯用心做,布政使的位置,以及他在建安率先带头,完全是有可能做成的。
他不会把这些想法告诉叶茂。
但给父皇的折子中会提及。
如果叶茂上请罪折,提出,希望在福建推动乡土村社将功补过。
他就会建议父皇,给叶茂一个机会。
“我只是一个县令,没有惩处你的权力,别说是你,就是福建豪强,与我也没有关系……”
对待福建地方豪强也一样。
把这些人杀了。
地方动荡。
可如果捏着这些人把柄,让他们配合搞乡土村社,配合搞身股制商业模式,好处是不是更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若不老老实实配合,那就以海盗首领们供出的名单,选择性杀便是了。
上位者做决策,绝不因情绪影响。
一定是权衡利弊的结果。
这样做,对他更有利。
对全福建百姓也更有利。
“你自己给陛下上一道请罪折,至于怎么写,自己斟酌决定,不过,最好发自内心,我能给你这个机会,很大原因,是因你刚才对我,发自内心的自我剖析。”
话罢,朱棣不再停留,起身走出凉亭。
翻身上马,策马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