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燧:……
朱高燧干笑道:父皇,儿臣还是从了侄儿吧。
也好。
朱高燧倒是很想朱棣这个时候赶紧把朱瞻基拎走,毕竟……身上多了一个挂件,实在讨厌。
可此时,却是毫无办法,不得不硬着头皮,嘘寒问暖。
而朱瞻基对答如流。
当下,宦官和宫娥们上了酒菜,朱棣见这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心下欢喜又欣慰。
张安世几个很拘束,只有朱瞻基在朱高燧的怀里,脑袋偏向他时,那亮晶晶的眼睛在对张安世看来时,舅甥二人的眼神对视,张安世显得很不自在。
这……是一个妖孽啊!
朱棣显然更关心的是安南的问题,询问了朱勇几人如何进兵,又如何决战,最后如何攻城。
朱勇几个乖乖说了,不敢添油加醋。
朱棣若有所思地道:果然战争的方法变了,看来……朕从前的那三板斧不灵了。这样的打法,看似是冒险,可实则……却可大大发挥出你们这么多骡马的优势,同时……火药的力量得以尽力的使出来,不错……不错。
他不断地点头叫好。
张安世这时道:陛下,怀远伯现在还驻扎在安南,负责安南的善后事宜。臣在想……接下来……这安南如何料理
朱棣兴趣盎然地道:你说来听听。
若是以商行称呼,臣以为不妥,不如在安南置总督
商行总督安南事朱棣沉吟道。
张安世很是认真地道:也可以如此,只是这总督,与其他不同,总督府与安南各州县,定下一个契约,这契约的条款,臣已拟好了。
张安世自是有备而来的,说着,他便从袖里取出了一份章程。
朱棣来不及喝酒了,连忙兴致勃勃地取过了章程,低头去看。
却见里头密密麻麻地写着许多的字,朱棣边看边道:你这家伙,考量的倒是很周详。军事上……以四卫为骨干,这四卫为商行雇佣若是卫中需要增员,则从大明各州县招募
张安世道:是,招募来的总是可靠一些。
朱棣又道:将安南设为三府,各府之中再招募安南的土人,设立几个卫所,这些卫所,沿用大明卫所制,让他们负责缉盗,协助四卫……嗯……这样说来,四卫是骨干,安南诸卫为辅。可行。
朱棣又道:安南诸卫的武官,依旧是安南人,副职和各卫以及千户所设教导,这教导……从我大明抽调
张安世道:安南人刚烈,倘若武官都从大明这里调任,他们只怕不服。而以当地的土人为主官,再设教导,这教导由我们自己出人,这让他们更好接受一些。
朱棣颔首:这个也可照准。还有这里,各府县用包税制总督府不管辖诸县,所有的父母官,都让安南人设一个小科举,来选用官员……这……我大明不派流官,这安南百姓,是否会离心离德。
张安世道:此时安南土人,对我大明颇有防范,让当地土人中的读书人来治理,最好不过,而总督府,只管在下头,设一个类似于都察院一样的机构,核查各府县土人父母官的不法行为即可。
至于征税之类的事,由我大明按照安南国往年的情势,制定出一个税额来,教各府县自行征收,如数给总督府即可。
朱棣若有所思地道:还有各处海港,统统由总督府辖制,商贸可自由往来……并在各处设总督府的市舶司……嗯……这个倒没有什么疑义,总督府下头,照我大明的法子,也设六司,户、刑、吏、礼、工、兵……这六司……也没有什么问题。
朱棣显然看得极认真,口里继续道着:总督府所有人员,都以商行雇佣的形式,建立薪金体系,分二十一等……还有……
朱棣一页页翻过去,大抵心里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