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大张旗鼓的将他们迁到一处。
除了稳定局势,斩断谣言的发酵,也是对他们的一次杀鸡儆猴。
毕竟是有读书人拎不清自己的定位,冲击了朝廷特聘的大儒,致使贺峻死在了他们冲击的阴影下,还借着读书人的名头藏在举子中,妄图得到庇护。
为了不让这些举子在今后有样学样。
自然是要当着他们的面,将那些造谣生事和聚众冲击大儒府宅的举子们拉出来“批斗”。
只有让犯事的人认识到了自己的愚蠢和因愚蠢付出的代价,并为之痛哭流涕。
其他被吓唬的举子们,才会在将来的科举和为官中多一份敬畏。
同时,也是要借着三司在他们之中公开办案的调查流程,让剩下的举子相信朝廷的公允和威信。
这样,当幕后黑手是孔家,且朝廷要对这批在背后造谣生事的孔家族裔进行处罚事登报传出去,那些对孔家天然有好感的读书人才会从他们这了解到一个真正的孔家,破灭掉孔家身上那股子神圣性。
这可大明日报干巴巴的报道来的更容易让人震撼和接受多了。
至于对涉事举子的处罚。
虽说直接永久取消都不算冤枉。
但这么做了,容易让人说朝廷不近人情,同时有损朱标的形象。
但惩罚轻了,又岂不到警示作用。
最合适的方法,肯定是三司依律从严从重处置,但兔死狐悲,只要安排个人替涉事的举子申辩一句,引起共鸣后,再让三司专门向朱标请示,最后得到朱标的开恩诏书,将禁考的时间从原来的从重处罚缩减到三年。
这样,就能够体现出朱标的仁慈了。
最后。
小朱还是给孔家留了一条路。
谣言的幕后挥手和行凶者为何要单独摘出来,押解进京听候处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还不是给曲阜孔家当代的衍圣公机会,让他上门认错。
只要孔家配合。
无论是朝廷的田亩清丈,还是早就预定的南境儒学旁支的北迁,亦或是官学的推广,都能得到最大化,最快速的推动。
最后曲阜孔家能不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