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两回,大差不差也是这么黄的。
事不过三,连着三位好人家的闺秀不顾清誉非要退婚,赵家庄闹鬼之说终于传遍玉安城。
更漏滴答,夜渐深沉。
“仙长,我愁啊。”赵老爷讲完,忍不住长叹一声,“我就锦宁这么个孩子,这该如何是好?”
发妻走后,他未再续弦,自然对膝下独子视若珍宝。
晓羡鱼若有所思。
此前抵达玉安城后,她其实还曾逗留了两日,在城中的茶楼酒肆转悠,听人茶余酒后闲侃……“顺便”将当地特色美食尝了个遍。
乘舟来赵庄时,也不忘向那老船夫打听了一番。
赵老爷说的这些,与她在外了解到的相差无几。
从三位新娘的遭遇来看,“阴桃花”这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徘徊在赵公子身边的,的确像极了一只妒鬼。
——嫉妒心强,执念匪浅。对纠缠的对象紧盯不放,若有威胁,必除之而后快。
晓羡鱼想了想,开口问道:“赵老爷,令公子从前可曾与谁定亲,后来对方不幸夭折的?”
赵老爷摇摇头:“不曾。”
“那他是否丢过什么贴身物件?像是从小佩戴的平安玉一类。”
“这倒从未听锦宁提起过。”赵老爷愣了愣,先是面露困惑,倏尔反应过来,睁大了眼睛,“仙师是说……有人为锦宁配过阴亲?”
晓羡鱼:“是一种可能。”
倘若知晓了一个人的四柱八字,又能拿到浸蕴对方气息的贴身之物,便可在本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给对方私配阴亲。
赵老爷声音微颤:“会是谁歹毒至此……”
晓羡鱼正想说些什么,忽然觉得不太对。
那赵公子也算是事件中心了,但在故事中,却从未出现他的视角。
许多细节旁人不会比本人更清楚,好比贴身物件一事,只消问一声他便好;又好比,他自己是否察觉过邪祟缠身?
赵老爷对仙门来客翘首以盼,深夜恭迎,显然很想尽快解决闹鬼一事。而分明只有赵公子在场,才更便于外人了解情况。
可不知为何,他却迟迟未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