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以后荀绰寻编撰完《三国书》,将其整理成官方文案发往天下,到时候再把《三国书》也给算进去。”
对刘泰来说,其他什么学说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自己高举得是民族主义旗帜,至于什么儒家文化,什么道家文化,什么佛家文化,全部都给我趴下!
凡是自己手下士子,第一个就是要学史,第二个那就是要学数。
历史学不好,忘记了大汉的历史,那自己就怀疑你没汉族精神,数学学不好,顶多不是聪明人,当官这种事你也别来参与,出门左拐去找军营报道,说不定能杀出个美好未来。
而褚翜听到刘泰的话,不由带着几分恍惚,褚翜仿佛想到什么,不由抬起头对刘泰道:
“军史可以参加考核吗?!”
“凡是身上无品入编的将仕郎,则可以去参与此次考核。
但若已入九品上,则在内部每年隔几年便是定期进行考核,择优者上,劣者下!”
刘泰思索一下道,“另外如果有主动辞职之人,那一年之内不许重入大汉职务。”
褚翜听到刘泰的话到有几分意外的看着刘泰,总感觉刘泰好像经历过科举制一样,对这些事情注意相当的清楚,处理起来也是相当的娴熟,倒是省了自己不少的功夫。
不过,褚翜也明白了,这是刘泰给世家准备的机会,但也不只是给世家准备的机会。
刘泰自从从军以来便一手打造了军史体系,但一个军史在军中的比例差不多是一个屯有两名军史,也就是差不多二十五比一。
虽然一开始的确岗位等人,但随着这些年来不断胜利,以及在时间积累下,不断在军中推行文化建设,自然让军史的职务开始慢慢被填满。
甚至有一部分的军士都被下放到了府兵中专门负责《汉书》和《九章》的教学工作。
现在刘泰所提出的考举制,分明就是刘泰为了分流军史所想出来的一个方法。
让刘泰专门培养的军史,跟世家专门培养的士子进行同台竞争。
不用怀疑,肯定是世家培养出来的士子在综合方面更加的优秀。
但刘泰限定了汉史与算术两个范围,这对军史来说,这是他们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这就让军史跟士子的厮杀有了可能,虽然这第一批,第二批的军史肯定比不上有着祖辈言传身教的士子更加全面。
但在海量数目下,也许就会从军士中出现几个奇葩,能在某些方向跟世家培养出来的士子争锋,甚至限定范围的情况下,说不定世家的士子也是会吃亏的。
毕竟军史是真的靠这个吃饭,而士子虽然更全面,但到底不是专业的。
褚翜不由感叹,刘泰总把自己手中的牌藏得好好的,但在有需要时,却也总能打出来。
让别人只要还想要赢下去,那就只能跟着刘泰的节奏走!
现在的世家怕也骑虎难下,若原本他们倒能通过串联方式来集体抵制刘泰的考举制政策。
毕竟只要让自己家士子不来就是了,这也是在规则之内的挑衅,刘泰还是能容忍的。
说到底,你制定的规则不符合世家的利益,世家不跟你玩,你总归不能逼着来玩吧!
但刘泰压根就没给他们留下这步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