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你深谋远虑,但世家现在对伱的抵制是实打实的啊!
以前,你只是占领了青州与幽州,那边的世家基本上也就只是一些土包子。
但你接下来的目标是中原啊,那里世家与豪强的抵抗能力,可比北方世家要强得多了。
这样的情况下,你不用察举制来拉拢世家,反而要想办法增加统一难度,却何必呢!
只要你接受世家,世家绝对高举金刀之谶,帮助刘氏重新夺取天下啊!
刘泰便非常明白,刘秀就是太过信任这些世家,导致整个东汉王朝基本上陷入跟这些世家不断纠缠中。
世家,宦官与外戚,三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直到边军入场,直接从物理层面解决掉问题,才让东汉直接分崩离析。
某种程度上来说,整个东汉几乎从建立的第一时间开始,就不可遏制的向着深渊滑落。
所以,在初期的根基一定要稳当,自己就算想不出什么精妙办法,但至少也不能留下一个明显有坑的制度体系给后来,若这样的话自己还努力什么啊!
“大王,可有什么想法?”褚翜见刘泰提出不用察举法,不由又追问了一句。
“用考举制!”刘泰对褚翜道,“我欲寻志同道合之人治理天下,所以甄选天下才杰。
把考试分为两场,一场通考,只会取前一百名,一场殿试,挑选前三,前十,以及其他。
殿试由我亲自出题考核,有大臣进行甄选。
凡入选殿试之人,或是为国储才,或是委任一方,都为我大汉俊才!”
这?褚翜听到刘泰的话有几分愕然,完全没想到刘泰居然还真想到其他的制度。
不过褚翜熟读各家典籍,马上反应过来,对刘泰道,“大王所说是否是左雄之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考举制大汉的时候就有了吗?”刘泰看到褚翜的反应不免有几分意外。
原本还以为自己拿出了这种科举制会让褚翜感觉到了很惊奇,夸耀自己是天纵之才,但完全没想到,褚翜居然已经举出了历史上的例子。
而褚翜对刘泰继续道:“汝南陈蕃、颍川李膺、下邳陈球等人都是因为左雄之功被举孝廉进入朝廷,所以左雄考核孝廉之名很是显着。”
刘泰听到褚翜的话点点头,心中思索着,想来世家也知道这种考试对他们来说不能体现出对豪门世家的公平,所以自然被掌握权力的他们弃之不用。
其实很多高明的政策,在历史上都是有原型的,只不过这些政策受到了既得利者的打压。
一直到这些既得利者腐朽或者实在猖狂的没边,那历史上的一些小办法就会被人拿出来成为专门对付这些既得利者的利刃与武器。
刘泰对褚翜道:“你且来安排,至于考试时间,为最小减少农时影响,你将其制定在每年十一月或者十二月,而公布答案的时间则在年初,以表示为国取材乃是新年头等大事!”
褚翜听到刘泰的话点点头,然后带着几分疑惑道:“大王觉得,题目应该怎么出比较好?”
“就用《汉书》与《九章算术》来考吧,我大汉举子总不能不知汉史,我大汉学子总不能不只数术,你说对不对!”刘泰对着褚翜说道,
“等到以后荀绰寻编撰完《三国书》,将其整理成官方文案发往天下,到时候再把《三国书》也给算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