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调的脑中过了许多这一首作品的信息,不由得沉默了许久,这才将自己的手抬起,放在钢琴键盘之上。
虽然说这一首作品为奏鸣曲与变奏曲的结合,但是如果伱用奏鸣曲或者变奏曲的方式去理解诠释这一套作品,那么同样也是错误的。
这一首作品之中的感觉更难把握,能够弹的好的人,大概也就只有仅有的那么几个。
例如……
齐默尔曼。
他的神专,肖邦全套叙事曲简直听的人头皮发麻。
那么傅调的肖邦第四钢琴叙事曲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随着众人喘息声消散,傅调的手指也在这一刻落下。
手指落下的瞬间,声音并不巨大,却犹如平地惊雷一般,炸碎了众人的思绪。
几乎所有人都感觉自己脑瓜子要炸开了。
明明是双手同时落下,但是左手旋律逐渐降低的过程中,右手旋律也在逐渐增强,突破众人的思考,如神迹降临一般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只是开场的一段最为简单的旋律,却已经将傅调的实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已经没有任何人的脑中还能有任何思考的能力在其中,他们只是茫然地看着面前的傅调,认认真真地听着傅调的诠释。
傅调的手指平静且平稳地按在钢琴键盘之上,你从他的演奏之中你听到的一切,你都没有办法从他的手指运动上发现出来。
他的手与钢琴成一个完美的平行线,在钢琴上飘动,诠释出一段由弱到强的演绎。
正如同船歌以及幻想波兰舞曲一般,一股忧郁且带着幻想的情绪从傅调的手指中流淌而出。
真的,真的好美……
美到不可方物。
美的头皮发麻。
美到让人没有办法说出任何话来。
之前的第三钢琴叙事曲可能是如同情侣之间的温柔,那一种美感依旧还仅仅只是依存于男女之间的,小且自私的美感,而到了第四钢琴叙事曲,便已经彻底抛弃了这一切,变成了美的形容词。
你从傅调的演奏之中你只能听出那种美,听不出其他任何的杂质。
并不是因为傅调演奏的不好,缺失了肖邦作品的灵魂。
而是因为……
傅调将音乐之中的美感不停放大,放大,再放大。
放大到了极致。
放大到了你就算观察都只能观察到一个细节的程度。
让美成为视线之中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