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给不出什么意见和建议了,改一个字,删一个字,或加一个字,我都觉得会影响整篇文章的结构和意境。”向文东也说道。
杨黎姿看过老曾历经六年而不肯定稿的《百年老屋》,她不是文人骚客,更给不出什么修改建议。
“老曾,你非要我喊东方过来,除了想要字画,还想让他改文,是吧?”杨黎姿一语道破老曾的心思。
老曾也不觉得丢人,说道:“确实有这两个心思,我虽然不看他写的那些网络小说,但经常关注他的更新量。他要一直这么下去,可能就废了,一天水出几万字啊,底蕴和积累才攒那么一点点就都被耗出去,根本结不了晶。”
杨黎姿笑道:“人家水是水,但一个字好几块钱呢,甚至十几块都有可能。”
“这么多吗?”老郭等人吃惊。
想当年,他们有的人,一个字也能值这么多,甚至更多。
但比起王子昊,他们太低产了,比起日出东方,这种产能,微不足道。
有的一辈子出的书,字数全部加起来,都不足五百万字。
日出东方不到一年,就写了一千多万字。
“算他一天写两万字,一个字十块钱,那王子昊一天能赚二十万,一个月六百万。”老曾说道。
杨黎姿也惊讶了:“那我们算的都有问题,反正他现在的稿费,一个月税后都上千万了。”
这帮人都不是穷人,相反,他们不但有钱,连儿孙都有权有势。
在他们面前,不用在意什么财不外露。
老郭长叹:“怪不得……年轻时候的我,要是能这么挣钱,哪管什么结晶不结晶,名流不名流千古的,先挣够钱再说。”
“钱哪能挣完,那时候要是有网络,有网文,现在的你,挣了那么多,估计早就出国定居去了。”向文东说道。
“我可不像老曾那么疾恶如仇,老曾出国还差不多。”郭青笑道。
老曾无语:“我只是不喜欢官场而已,又不是不喜欢我们的国家。”
杨黎姿旁边的老太太冷哼:“老曾,你的书我都看完了,每本都揭露黑暗,冷嘲热讽,对政府对社会甚至对人性很不满,也就你写的是实体书,不然放网上,不管哪个网站,都求你别来祸害他们了。”
老曾也不在意:“我始终觉得文学的使命就是揭露黑暗,引起人们的关注,引起相关人士的反思。”
老郭摇头:“除非你的书火到天际,不然相关人士,有几个会看到你写的书,从中接受教育?”
老曾反驳道:“可能他们还年少的时候,看到了我的书,以后有一定的权力了,会受到我的思想影响呢。”
“你的书在西方受欢迎,得大奖,我确实不如你。”郭青说道,“但那是西方,西方最喜欢我们这些文人批判、贬低我们自己的祖国。”
“我不是很早就不拿我的书去西方参与评选了吗?”老曾急了,这是他的痛点,早年他还觉得很光荣。
现在,呸,老子不跟你们玩了。
连英语我都不让我的孙子孙女报班,呼吁取消英语必修课,至少从主科那里移走。
谁爱学谁自己花钱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