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瞪着眼睛,跌跌撞撞的,陆斌朝着朱厚熜那小隔间走过去。
“你悠着点,那个黄锦,去,把小斌扶着,还有,你看看小隔间冷不冷,冷就加床被子,要注意炭火烟气。”
黄锦恭敬应声,赶忙朝着陆斌边上走过去。
朱厚熜终于满意点头,一名太监总归是惯于照顾人的。
他总算是放下了心事,天色却也尤为晚矣,然而作为一名皇帝,他终究没有
太多放下心思的机会,刚才踢出去的奏章,又匆忙去捡拾起来。
那上面,是关于越南土司又有小规模叛乱的事情,这是自太宗皇帝之后,就一直存在,几乎年年都来的破事,那地方被国朝大小官员称为蛮夷之地,所谓不通教化者蛮夷也。
意思是,那鬼地方的人,教都教不会,只晓得打打杀杀,不知礼仪,实在不是人该待的地方。
这封奏章又是申请银子的,理由也很充分,是为了加固营寨,加强属于朝堂军队的训练以及置办强弓劲弩,以防备叛乱之匪寇,银子自然还是想从内帑里出一部分。
而这就属于与杨廷和之间有争端的部分了。
作为一名臣子的杨廷和,总是不太愿意看到一名皇帝的私人仓库中存有太多的财产。
旁人这种观念或许不会太强,但对他杨廷和来说,这种观念,属于不可动摇,必须完成的那一部分,相当于底线。
论及原因,也很简单,杨廷和完整经历了正德时代。
正德皇帝皇帝十万大军出征两回,他老子弘治给他留的钱都富裕到还能给朱厚熜接着用。
目前小皇帝还算是有个好志向,有朝着正途发展的意思,那日后呢?万一跟唐玄宗似的,前二十年圣君明主,后二十年昏君庸主呢?
这是谁也讲不清楚的事情。
咬牙,将奏章批了,准许加固营寨和加强训练,但不予置办强弓劲弩,一应资财由户部拨付,内帑支用小半。
这后面肯定还有扯皮的部分,朱厚熜也预留了扯皮空间,他能接受的底线是半数。
搁置笔锋,朱厚熜站起身子,走至了窗前,这附近明显比旁处冷的多。
欲推开窗户的他,也只能做罢,只能透过朦胧窗纸,去看外面的黑夜。
其实,他越在皇位上坐着,越适应皇帝这个身份,他就开始越发深刻的了解了朱厚照这个人。
他无疑是自己最痛恨,最仇视的对象。
而无论是从臣子,从百姓,从王族的角度来看,这家伙都算不上好皇帝,也算不上好人。
但,问题也在这里。
一名皇帝想要获得赞誉,那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朱厚照之前就有一个广受称赞的“好皇帝”模版——弘治皇帝朱佑樘。
你只需要向他学,除开王朝末日之事开外,那这个人就一定会是一个好皇帝。
然而,所谓的清心寡欲,勤政爱民等等不吝赞美的词汇,其实汇总在一起,一个词形容就够了——听话,或者说叫善于纳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