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就是蒋壮壮和丁铃铃平日练手的摄影作品、广告字体、国外知名的广告案例……以及不用江老大亲自出马的小级别广告设计。
一番正儿八经的开场白后,轻工、二商、文化、宣传四部门的与会代表,稳坐其中、静静的看着同一个方向。
“各位领导,”站在黑板前的丁铃铃,显然还有点紧张:“接下来,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整部广告的设计理念及拍摄计划:
首先这是一部宣传对象为中国美食、味精、火柴的三主角广告。
其中,主角之一味精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有说日-本、也有说中国。
要想探其究竟,就必须先要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日-本与我国的味精虽然都是同一种物质,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提取方式。
早在1866年时,德-国的化学家就从小麦的植物蛋白中分离出了一种晶体。
但由于技术条件限制,这种产品在当时并不能实现批量生产。
到了1908年,日-本的一位大学教授,将海带汤蒸发后,提取出了一种名为‘谷氨酸’的晶体。
此后,便向外宣布找到了令食物更加鲜美的秘方。
随后,这种被命名为‘味之素’的晶体,开始在全世界流行起来,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我国。
但是,日-本发现的‘味之素’,是一种从10公斤的海带中提取0。2克谷氨酸钠的方法。
这样的提取方式,势必会造成‘味之素’的高昂售价。
1921年,我国的化工专家温蕴初,在翻阅了许多古代文献后,发现了我国早有记载的各式食物提鲜方法。
其中,以‘鲜’字由来的鱼羊吊汤、牛羊高汤、蟹油、虾酱,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有详细记载。
除此之外,还有多如笋粉、蘑菇粉……等众多从植物中提取的提鲜调味料。
经过仔细研究学习,吴蕴初和夫人仅仅依靠酒精灯、试剂瓶等简单的化学仪器,便研究出了从谷物中提取谷氨酸钠的方法。
1923年,温蕴初出配方、沪上酱料大亨张逸云合作建立的“天厨味精厂”正式挂牌。
吴蕴初自己设计商标的”佛手“牌味精,自此便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经济实惠的纯国货“佛手”味精,很快就被国人所接受。
之后,在积极参加了几场国内外的展览会后,“佛手味精”逐渐打开了国际市场。
这个时候,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的‘味之素’,向北洋政府提出了抗议。
状告吴蕴初的佛手牌味精提取工艺,就是抄袭他们的“味之素”提取成果。
而实际上,‘味之素’对自己的提取工艺一直严加保密,外人丝毫没有窥其究竟的机会。
原本就没把岛国工艺看在眼里的吴蕴初,当即决定以申请国际专利的方式,对外公布自己的产品配方。
这也是我国近代史,第一次在国外申请的专利保护。
自此,从1926开始,佛手牌味精开始代表我国的化工制造业,参加、荣获了多次国际博览会大奖。
此后,为了彻底把在我国边赚钱、边打劫的日-本鬼子赶出国门。
味精大王吴蕴初不但为抗日战线捐钱粮、捐战机,还宣布彻底放弃了味精配方在国内的专利权。
鼓励全国各方人士,大量制造生产国产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