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田摩挲着手机屏幕,思索片刻后点了点头:“还是你看得透,看来我得少操心数据,多盯着剧本了。”
陈飞挑眉:“早就该这样了,你以为当年我和彭昱敞工作室签约,是看中他那点粉丝?
还不是因为他在试镜时,把角色演的鲜活透亮?演员终究是要以角色为中心的。”
“好,我明白了。”
王常田会意的点了点头。
结束通话,陈飞先去看了眼《寄生虫》的电影票房成绩。
三天时间,总票房突破5亿关卡,这在文艺片类型的电影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当然,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也离不开网上近期的舆论热搜,算是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
关掉电脑,陈飞继续忙碌起了剧本编写工作。
他为自己定下的下一个电影项目名为:
《三体》!
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三体》三部曲自出版以来便横扫了国内外各大奖项,不仅拿下了雨果奖最佳长篇奖,更被翻译成30余种语言,成为首部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幻IP。
这部的版权很早以前就被陈飞给买下了,只是他迟迟没有启动。
现如今,也差不多是时候了!
盯着桌上放着的原着封面上那片深邃的宇宙图景,陈飞指尖轻轻划过“三体”两个字,眼底翻涌着对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的野心!
《三体》的故事要从那个特殊年代背景下的红岸基地讲起。
天文学家叶文洁因对人性失望,向宇宙发出了地球文明的信号,却意外联系上了距地球四光年的三体文明。
这个被三颗恒星折磨得濒临灭绝的文明,将地球视为新家园,庞大的舰队随即启航,人类文明的命运从此被卷入星际博弈的漩涡。
中,
“三体人”用超技术锁死了地球人的基础科学,而人类则在绝望中组建起太空舰队,展开了一场跨越四个世纪的文明存续之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从“古筝行动”的精密布局,到“面壁计划”的诡谲博弈,再到“黑暗森林法则”的残酷揭示。
原着作家刘慈芯,用硬核的科学设定与恢弘的叙事,构建起了一个既陌生又充满现实隐喻的宇宙图景。
而在陈飞看来,《三体》的卖点可远不止“科幻”二字。
他特意为剧本改编圈出了三个核心:
其一,是“科学与哲学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