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日后,朕派去淮南赈灾的人要出发了,你,就跟着一起去吧。”
皇帝想着,气不过,又补了一句,
“及第后的庆典你也别去了,回家收拾东西去吧。”
陆驿有点遗憾没吃上隆重的宴席。
但还是高高兴兴的给皇帝磕了个头,笑嘻嘻的说,
“我谢……哦不对,微臣,谢主隆恩!”
。
大旱三年,赤地千里。
淮南之地,昔日沃野变荒原。
阳光如烈焰般炙烤着大地,河流干涸,井泉枯竭,一片死寂之中,唯有绝望的气息弥漫。
民间疾苦,触目惊心。
庄稼颗粒无收,稻田里只剩下龟裂的泥土和枯黄的稻茬,生计无着,饥饿如影随形。
饥饿迫使人们走上绝路,树皮、草根、甚至观音土都成了他们口中的“食物”。
许多家庭为了生存,不得不忍痛割爱,卖掉家中仅有的财产,甚至是年幼的子女,只为换取一口救命粮。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浪者。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绝望。
在这场大旱中,民间疾苦达到了极点。
这令人绝望的,绵延不息的干燥和酷热,
不仅晒死了地里的庄稼,
也几乎泯灭了人性的闪光点。
富足的时候,大家是友爱互助的邻里乡亲;
到了现在的地步,就连平日里最沉默老实的人,看向隔壁三代单传的大孙子,眼睛都是绿的。
。
易子而食。
并不只是史书上的几个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