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金榜天下知。
十八岁的登科,一甲三名,进士及第。
陆驿穿着最合规矩的书生长袍,却也掩盖不住眉宇间神采飞扬的朝气。
少年天才,高中鹄的,神色说不出的意气风发。
眼前天宇高远,大道空阔。
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殿试结束,直接宣读名次,众人本该谢恩告退。
少年探花郎,却不符合朝堂礼仪的仰着头,对金銮殿上的天子说,
“我不想去翰林院,我想去六部。”
“外放也行。”
站着的宦官正欲上前,斥责这新晋探花郎不懂礼数。
身着龙袍,端坐高堂的天子却哈哈大笑。
陆驿本有状元之才,是皇帝看他年纪太小,又生得秀气,才有心压一压名次,点了他做探花郎。
这次殿试及第的人里,他最年少,也俊秀。
想来在杏花园举行探花宴的时候,探花游园,折花相赠的画面应是十分养眼。
皇帝想着他少年心性,去翰林磨磨脾气,养一养声望,以后也是一场君臣相得的佳话。
要是留给自己的儿子,作为肱股之臣的根苗,也是不错。
皇帝年纪大了,看着年轻的臣子,总是想着,在自己手里压一压,到儿子手里提一提。
那这些人,对着自己儿子,不就有感激之情,记着自己儿子的知遇之恩了吗?
只是没想到,斯文清高的读书郎里,看起来最风流可爱的那一个,会主动请缨外放。
“你呀,小小年纪,不知道清流文官的好处。”
皇帝隔空点了点陆驿,笑着骂了一句。
也许是年纪大了,他看这些比自己孙子大不了几岁的青年,总是带着一种长辈的心态。
皇帝其实并不太生气。
甚至觉得,少年意气,想着百姓,这才是读书人该做的事情。
于是摆摆手,许了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