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罢,崔玉坤深吸一口气,待那颗坠入深渊的心复归原位,他才缓缓开口:“陛下以雷霆手段,登基为溱帝,这场胜利固然酣畅,却也埋下不少隐患。
譬如这次冷山天牢被劫,饶是那数十黑衣人个个都似习统领那般身手了得,也不可能将守卫重重的天牢搅得天翻地覆。
此事能闹到这般地步,朝中必有黑衣人的内应。”
“你知道内应是谁?”
“草民无能,不知内应是谁。
但草民虽然不知内应是谁,却敢确信,内应绝不止一个,如果这些人暗下动作不断,于陛下而言,必成麻烦。
如今的朝堂,受先帝昏聩牵连,已是千疮百孔。
要解决这一隐患,当务之急,须立刻组建上行下效、井然有序,且全然忠于陛下的朝堂格局。
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时间。”
说到这里,崔玉坤停了下来,他没有继续往下说,是因为他想看看,陛下想不想听他说下去。
若陛下想,那崔家复起,指日可待,若陛下不想,那就算他说下去,也是枉然。
崔玉坤暗暗挑眉,书案后的皇帝,眉目低垂,目光定在如山的奏章。
先帝不问朝事,各地权贵的争斗越发汹涌,于是乎,闹出一桩又一桩匪夷所思、祸国殃民的荒唐事。
地方之所以乱到这般,正是因为陵阳不定,是以,稳定陵阳局势,迫在眉睫。
他能看明白的事,陛下必定看得更分明。
“说下去。”
崔玉坤精神一振,再次侃侃而谈:“要重塑朝堂,是一桩极其耗费时间和人力的事,可现在的陵阳等不了这般久。
唯今之计,只有退而求其次。
于朝堂,陛下可择得用的旧臣、老臣,填补空缺,于天下,陛下当竭力展现自己的贤名,稳定人心。
只要朝政稳固,人心聚拢,那么哪怕出逃的三位殿下掀起一些风浪,也不会动摇陛下对天下的统治。”
说罢,崔玉坤再次伏首贴地:“陛下,崔家愿将功补过,举清河一族之力,为陛下重塑一个全然忠于陛下的朝堂。”
“朕曾经给过崔家机会。”
“先前是草民糊涂,但草民对九天神佛起誓,这一次定然一心一意忠于陛下,若违此誓,草民,不,是整个崔家天诛地灭!”
话音将落,西天劈过一道响雷,骇得崔玉坤周身一颤。
见此,卿流景勾起唇角:“崔玉坤,你要知道,天上真有神明,若你敢违背誓言……”
“草民绝不违誓。”
即便天上没有神明,崔家也不会违誓,因为他已经确信,卿流景之强,足以带溱国一统天下。
“好,朕就给崔家一次机会!”说罢,卿流景侧首,“星回,立刻草拟敕旨,着崔玉坤官复原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