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峙下去,最终崩溃的肯定是燕国。
其实这样打仗是不对的,齐国是进攻方,人数只比燕国多三分之一,消耗却比燕国大一倍。
以战国时期的生产力,这是两败俱伤的打法,就跟长平之战差不多,赵、秦两国都缺粮,对峙下去反倒是秦国率先撑不住启用离间计,让赵国换将。
当然这是对其他国家来说,对齐国并不适用,齐国水稻产量是他国的五倍,农具齐全,收割之时还有大型收割机。
不过就算如此,石磊以后也不会这么打,燕国苦寒人少,三个月储粮就耗空,换成赵国可能就需要九个月,换成楚国可能是一年。
现在齐国刚刚崛起,人口才三百五十万,需要快速增加人口,统一战打起来,需要留点人造更多人口。
按照石磊的计算,正规军至少需要百万,民夫至少需要一百五十万。
当然如果他愿意将笨重的农械改进,改成军用,倒是可以缩减人数,可惜这个世界有武者,先进的技术可能守不住。
墨家都能做出飞行的机关鸟,他不得不防。
其实现在的农械,墨家机关城完全可以制造出来,只是墨家是一个门派,不是一个国家,没有资源制造大量的农械。
石磊微微摇头,有武者在,真的不好实现全面工业化啊,他也没兴趣验证到底是枪快还是武者拳头快,因为武者拿枪最快。
还是像不良人一样走生命源质就好,生命源质是个好东西啊,只要放开了吃,就算消化不良,吃十年也能吃成一个三流武者。
所以他只要获取了燕国这个养马地,在东北开荒,利用黑土地种更多的粮,再与草原合作大搞畜牧业,最后加上齐国自身的渔业,就能供养出一支二十万三流武者组成的军队,还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
到时候直接碾压。
当然人口也很重要,一统之后,他会对人口进行重新分配,齐国国都附近放两百万人口,剩下的八百万人口放到六国故地,再将包括寒门在内的六国贵族全部迁徙到齐国境内,问题就解决了。
不愿意迁徙的就杀,躲进深山老林里的也不能放过,需要派出军队追杀。
秦始王需要六国贵族管理当地,他可不需要,启蒙小学有足够的管理人才。
石磊对未来有了大致的规划,不过灭燕国他还是有些担忧。
如果秦国同时灭了韩国还好,如果秦国最后不灭韩国,那齐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公元前284年,五国攻齐,说是灭了齐国,其实只是攻破齐国国都,齐国国都一破,其他四国的军队就撤了,留下燕国军队跟齐国参军死磕。
由此可见诸国的态度就是攻破国都可以,但彻底灭国免谈。
如果真的彻底灭了一国,可能会被诸国针对。
到时候秦国还可能跟其余四国联合攻齐,齐国现在还没有对抗所有国家的实力。
……
石磊思来想去,决定先观察两个月,如果秦国没有灭掉韩国,那他就在山海关建立防线,取山海关以北的东北地区。
发展商业的时候,他也没忘记发展造船业,当年养二十万军队,其中一部分粮食就靠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