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是否能赢,太师不知晓,他需要的只是喘口气的时间,大齐的兵马尚在,就是需要时间整合。
皇上年纪尚小,太师必须稳住内政不能出征,唯有大齐宗室能前往,与其让老迈的相王前去,或是在“萧”氏中再寻个“冯成海”出来,不如借这股风立起昌乐长公主。
昌乐长公主与他做了交换,她拦下吐蕃人,朝廷就拿下冯家那些人,这是条件。憋屈了那么多年,最后的机会摆在那里,昌乐长公主宁肯战死,也不会逃走,所以在太师心中,公主是最好的领兵人选。
谢忱说到这里,中书省的官员不由地开口道:“谢大人莫要这样说,洮州传出公主的消息之后,太师就命人前去六州问情形,谁知……西北战事告急,又有豫王太妃状告冯家……这里里外外哪个不需要太师拿主意?太师……”
等到谢忱等人走后,太师才拿着状纸走入宫门,一路来到值房。
≈ap;lt;divcss=≈ot;tentadv≈ot;≈ap;gt;值房内候着几个中书省的官员,见到太师立即起身行礼,等到太师坐上主位,才有人开口道:“太师,咱们就认同了洮州那位是昌乐长公主?”
太师端起一杯茶来喝:“我也没想到冯奉知会败的这么快。”
“冯奉知谋杀豫王,残害忠良,屠戮勉县大小官员,面对吐蕃却又不战而逃,种种罪责,罄竹难书,命禁军拿下冯氏一族,以及与冯氏来往密切的官员,送往大理寺听审。”
太师抬起眼睛,万事俱备,他可以向冯家动手了。
谢忱整个人都松懈下来,脸上甚至露出了笑容,然后他站起身,随禁军一同前往府衙。
“她想要拿回长公主的身份,这一仗就是必经之路,否则不但没法为自己伸冤,还要丢了从前立起来的名声。若非想通了这一点,谢忱就不会在战报入京时,拿出那状纸。”
昌乐长公主被人陷害,藏在洮州寨子里避祸种种,天亮之前城内大半人都能知晓。
谢忱是真不愿意在这时候给太师党这样的机会洗白自己,但赵家女郎说的没错,饭得一口口吃,事得一步步做,眼下最要紧的是拿下冯家。
谢忱拜倒在地:“圣上英明。”
坊间是流言蜚语散布的快,就算太师说等到查明一切再迎公主,在百姓嘴里,谢忱说的那些话,就是真的了。
但重要的意思已经都提到了,周围的百姓也听得清清楚楚。
大家知晓了太师的意思,还是有人担忧地道:“昌乐长公主肯不肯出面对抗吐蕃?万一她看吐蕃兵强马壮,屡屡打胜仗,干脆带着人逃了该怎么办?”
几位臣子应声。
说完这些,太师向宫中行礼:“圣上得知长公主可能还活着,也想立即迎回长公主。”
聪明人不用将话说的太明白。
又有人抬头道:“太后那边要如何处置?”
“圣上传旨,接太后回慈宁宫养病,冯氏若是阻拦,一律以谋反论处。”
太后不肯回来,那就杀光她身边的人。≈ap;lt;divcss=≈ot;tentadv≈ot;≈ap;gt;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