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曾试射?”
“五息之内,九弩连发!”
“威力如何?”
“二十步内可穿布衣,十步内可穿轻甲。”
“耐久如何?”
“试射三百发,才出故障。”
“嗯,可以用于实战了。走,校场去试试看。”
晁盖兴致挺高,每一件先进武器装备的出现,都能增加战场上的一丝胜机。从而减少士兵的伤亡。
兵器司的汤隆,几位军中主将听闻之后也过来凑热闹。
“天王,您这是什么兵器?”
“诸葛连弩!”
“难道是传说中失传已久,诸葛武侯发明的神弩吗?”
“正是!”
“好啊,让我们也开开眼界。”
众将开心围观,果然,只是开了一个眼界。
晁盖手中如同玩具一般的连弩,射出的弩箭飞出去三十步便落地,还没张清的石子抛的远。而且没一点准头。
“这。。。怪不得武侯有此神器,仍打不过魏国。”
众将有些无语。名头大的不一定就厉害,也有可能是水货呢。比起现在的三弓床弩、神臂弩,这诸葛连弩实在像是个玩具。
“不是这样的,其实。。。。。。”
刘慧娘有些着急,她耗费好几天的心血被说成玩具,心里有些不服气。晁盖呵呵一笑,抬手阻止她说下去。
任何一种新思路的出现,都会惹人非议。就像蒸汽火车刚出现,跑的比马还慢,大家嘲笑说那还不如用马拉。果然,他们真的让马去拉,蒸汽车反而沉寂了好久。但机械的力量终究不可阻挡。
诸葛连发弩同样如此,它的价值在于两点,一是“连发”,二是“杠杆”。这是两种非常宝贵的思路。
“弓臂的材质可以部分钢铁替代。”
晁盖对金钱豹子汤隆吩咐道。晁盖说的钢铁,当然不是钢丝那样的“面条钢”,也不是杨小泉那样的“玻璃钢”,而是“弹簧钢”。
“弹簧钢”的工艺,晁盖有,但是具体怎么实验、冶炼、量产,还得汤隆他们这些专业人士去琢磨。晁盖只提供一种思路。
一但“弹簧钢”能够量产,弓弩生产最耗费时间的弓臂一环将大大缩短。之前造一把弩需要半年时间周期。用“弹簧钢”之后,将可以在一天之内组装完成。
“这是我对特殊钢材的一些笔记,你拿去研究,尽量实验出合格的产品来!”
晁盖把实现准备好的“弹簧钢”生产工艺递给了汤隆。
“得令!”
汤隆如获至宝,小心的双手接过,他准备去邀请自己的几个铁匠好友,一同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