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昖有两个儿子,长子李珒和次子李珲,因为长子品行不端,不学无术。
相比之下,身为次子的李珲,则品行端正、聪明好学、作风俭朴,不仅如此,李珲在修炼一道上,更是比李珒强出不少。
当然其中还有一些场外原因。
比如说,大明灵石贸易开启后,工部的不少官员,也曾去过周边诸国考察,安排建厂,李珲得到了当时工部员外郎的欣赏。
也是因为如此种种的原因,李珲被册立为王世子,那便水到渠成。
之后李昖在嘉靖八十七年退位,安心当一个只管修炼,不问国事的“上王”。
(注:在朝鲜,如果国王退位,其继任者会尊称其为“上王”或“大王大妃(女性)”以体现对前任君主的尊敬。)
“轰!”听到严世蕃提起瀛州府,李珲的脑子当场就嗡了一下,浑身都在颤抖。
他自然知道严世凡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如果今日他不切这份国书,不同意上交国企,那么大明便会出兵灭国!
今日大明灭国的决心已定,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接受大明这份恩赏,自己选择一个体面的退场方式,安心当个布政使。
若是他不想要这份恩赏,那么大明会帮助他体面,届时,将会祸及整个国家。
“嗡!”就在李珲六神无主的时候,严世蕃手中的留影石突然亮起。
手指在光滑的留影石上一划,严世蕃将留影石放在耳边,里面传来对面的说话声。
“本官已经知晓,将留影发来。”说完,严世蕃便放下了留影石,看向李珲,道:“就在刚刚,你父亲李昖,已将国玺上交礼部。”
“你说什么,父王他上交了国玺!?”听到严世蕃的话,李珲满脸的不敢置信之色。
“嘟嘟。”这时,严世蕃放在桌上的留影石亮起光芒,上面有一个拇指甲盖大小的光圈闪烁,这是有留影传输的意思。
拿起留影石拇指轻轻一划,一道流光射出在半空中停下,继而化作一道影像。
然后就见影像当中,出现一名身穿红色大氅,须发皆白,眉宇间不怒自威的老者。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朝鲜如今的“上王”李昖。
“父王!”李珲下意识的喊出口。
“珲儿,我已将国玺上交大明,你立刻签下国书。”李昖语气不容置疑道。
“可是父王,若我签了国书,我就是朝鲜的罪人,我……”李珲还要据理力争什么,虽然他心里明白这个时候争辩已经毫无意义。
可他还是想要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至少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可以让自己心里的负罪感少一些。
只是他一时情绪激动之下竟然忘了,朝鲜是没有灵网铺设的,这段影像之所以能发过来,那是因为大明的官员前往了朝鲜。
身为上王李昖提前用留影石将自己要说的话记录下来,由大明的官员发给严世蕃。
“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只听李昖,像是料到李珲要说什么一般,直言开口。
“我明白,在你看来若是切下国书等候于卖国,会成为整个国家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