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陛下是个好皇帝啊!
今日一大早,行宫外张贴了足足十几张告示!
而这些告示,除了在行宫大殿外张贴,还在金州各个坊、以及朝廷六部陆续张贴。
“金州的盐、米价格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价格。”
“今年战死的士兵,抚恤金若是被贪墨,都可以去兵部检举。”
“洛州遭遇粮荒,朝廷决定赈灾八万石粮,征兆百姓帮忙运粮,运粮者给予六百文的报酬。”
“朝廷马上要开办六个大型冶钢厂,两个大型农具厂,以及四个兵工厂,共计招工……娘嘞,足足一万五千到一万八千人!”
“冶钢厂招人最多,从铁铸工,到铁水转运工,转炉工,渣运工,水泵工等等,月钱最低在四百文,最高甚至能有一两二钱!”
“吓,招这么多人?是真的吗?”
“是真的,是真的!原本空缺出来的南军营你们知道吧,今天已经宣布改成江国第一炼钢厂了。听说厂子里面有个大家伙,不用人推,自己就会炼钢!”
“净胡扯,不用人推,哪里来的力气炼钢!”
“感谢陛下,感谢陛下啊!”
“咱们赶紧去报名,有活儿干,有钱拿,日子才能过下去啊。”
整个金州,足足九十万人口。
最近因为战争,因为高额的粮税,盐价,强行征兵等等,被磋磨的整个州城都一片凄惨。
直到今日,这个州城,活了过来!
无数百姓走上街头,兴奋的打探着招工的消息,脸上尽是振奋。
甚至有百姓自发在行宫外下跪,嚎啕大哭着感谢皇帝陛下。
临近冬天,寒风呼啸。
但金州城里的百姓,心头却尽是火热。
行宫里。
陈庚年坐在案桌前,正在批阅奏折。
两万石粮食已经开始发放金州……裴宝来在整兵,即将出发永州……邵安在带着工部的人大批量制造蒸汽机,建造冶钢厂……兵部的李泉在排查贪墨,并且准备制造热武器……户部的孙成把粮食发放安排的井井有条,足足一万五千人的大招工,也没能难倒他。
整个六部都被这几位优秀的年轻人震惊到瞠目。
看着这些折子上的内容,陈庚年轻叹了口气。
当皇帝,和当县令,是两码事。
以前在江县,他推行某项政策,江县很小,一切变化都能看在眼里。
可现在,政策推行下去,返回到他这里的,只有奏折,和简洁的工作进度。
所有人都恭敬的叫他‘陛下’,跪下行礼,话只捡好听的说,折子写的一个比一个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