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离海岸稍远一些的海滩上,已经建成一片片大小相近的盐田,严格按照小册子上的步骤操作,分出了蒸发池和结晶池。
蒸发池的底部,都经过了堆筑夯实,还铺了一层干茅草。
结晶池的底部,则是铺了石块,并用石碾磙压平整。
今日是首次引海水入池,林荣和俞承都早早来到海边,准备亲自盯着这一工序。
林荣手搭凉棚,笑道,“天气真好,看样子会连着晴好几日。”
读完海水晒盐那本小册子,再听完诸葛亮的讲解,他就知道这制盐秘法看天吃饭。
如果天阴下雨,那就是颗粒无收。
好在林、俞两家都有会看天气的老仆,一合计,选了今日。
俞承也道,“是啊,近期不会落雨。”
他与林荣合力竞得的翼宿区域,位于东南,盐区则是分到了淮南盐场,恰巧就是他们原先煮海的地方。
因而地熟人熟,很快就建好了盐田。
一名管事走过来问,“两位郎君,大伙儿已准备妥当,要开沟渠了么?”
俞承:“再等会儿。”
话音刚落,就看到一行熟悉的身影走向盐田。
忙跟林荣迎上去,笑道,“诸葛校尉,祢先生,你们来了!”
祢衡一脸淡漠地点点头,林荣、俞承也不介意。
此人是什么性子,他们听说过,也亲身体验过,懒得计较。
诸葛亮微笑,“希望来得不算太晚!”
他一到淮扬,就找到林、俞两家的盐场,做实地调研。
盐田建设中,也给出了一些意见。
选择这两家,是因为对林荣、俞承印象比较好,觉得他们思路通透,为人务实。
俞承和林荣齐声笑道,“不晚,不晚!”
他们等的就是诸葛亮,见他到来,便下令开挖。
管事小跑着去传令。
便有盐工扛着锄头、木铲,沿着盐田至海边的沟渠,依次打开一个个土坝。
这些沟渠、土坝,还是诸葛亮教他们构筑的。
他以前也没接触过这种事情,但眼睛一看,心里自然而然知道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