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高斯死后,这些内容才被人从手稿中发现。
顺带一提。
和这些手稿一起被发现的,还有十几种代数证明的方法。。。。。。
这些手稿的原本现存于哥廷根西南郊10公里的德兰斯费尔德高斯博物馆,哥廷根大学的官网则能找到扫描件下载。
不过导致徐云心情复杂的不是高斯把手稿送给了小麦,而是这些手稿会引发的后续影响。
先前提及过。
这个时间线的小牛独立完成了微积分的建立,莱布尼茨失去了一项载入史册的荣誉。
成名后的小牛作为卢卡斯教授在剑桥大学工作了数十年,因此剑桥大学在微积分方面的底蕴,自然也是全欧洲最深的。
同时呢。
小麦作为能够推导出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究极变态,数学系未来的扛把子之一,在微分拓扑流形方面的成就自然也不低。
而后世学过大物和高数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微分流形加上非欧几何,这特么的就是黎曼几何理论啊。。。。。。
别着急,这还没完呢。
要知道。
徐云之前在开学典礼那会儿,已经把电磁波这玩意儿给整出来了。
加上推导的波动方程,可以说电动力学的核心差不多已经被他构筑完毕。
更早之前,他还写信给小牛提点了绝对时空观的错误。
哦对了。
还有徐云在鼓捣光速测距时优化的旋转镜法,估摸着能让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提早个七八年开始的。
也就是说。
在小麦大概四十岁的时候,他的技术栏上会出现这么情况:
电动力学+黎曼几何+微分几何+光电效应+第一朵乌云都齐活儿了。。。。。。
众所周知。
以常数c不变量,进行逻辑推导,就得到了时空这个变量。
也就是说。。。。。。。
在小麦四十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具备了推导相对论的条件、工具、以及思路。
换做别人还不好说,可这货是麦克斯韦啊。。。。。。
他在四十五岁之前推导不出相对论,徐云当场就把那柄斧头吃掉!
总而言之。
徐云原先搞出来的那些事就相当于堆起了一座火药山,看起来很惊人,但在没有火源的情况下就是一堆粉末。